我们从京州出发,乘坐京州至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快速列车,于两天以后,直达乌兰巴托。
“我们乘坐的这辆火车,一路穿越丰沙铁路、京包铁路、集二铁路、蒙古纵贯铁路及西伯利亚铁路,途经我国、蒙古和苏联三国,运行横贯欧亚大陆,全程7819公里,是我国铁路开行里程最长的旅客列车,被誉为“中华第一车”。”在乌兰巴托下车后,秦风缓缓对我讲解到。
“中华第一车。”我轻轻的重复着这句话。“那么,秦大哥,你认为,我们中华第一帝是谁呢?”我抬起头,看着秦风问到。
“车来了,先上车再说吧。”秦风看着前来接应我们的蒙古军车,并没有急着回答我的问题。
“吉日格拉是蒙古人吗?”我坐在车上,对着艺凝问到。“是啊。据说,还是黄金家族后裔呢!”
“艺凝,这次去肯特山,我担心不会太顺利,到时候,你一定跟紧我,不要离开我的视线啊。”我心事重重的对艺凝叮嘱到。
“知道了,我会一直跟你在一起的。”艺凝看着我的眼睛,温柔又充满幸福的回应到。“你也别太担心了,这次我们过来,能有所收货固然很好。但是,这几百年来都没有被人发现,我想,或许我们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听艺凝说完,我们又都陷入了沉默。
三个小时以后,我们就到达了位于乌兰巴托以东一百六十多公里的肯特山脉。该山脉位于乌兰巴托东侧肯特省,元朝时期音译为不儿罕山,其蒙语意为“三神山”,是蒙古民族圣山之一。根据《蒙古秘史》所载,成吉思汗逝世后即秘葬于不儿罕山之起辇谷地。可是,对于其陵墓具体的位置,这八百年来,却是不为人知。
“肯特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二百五十多公里。山势平缓,一般海拔两千米,最高峰阿萨拉尔图海拔两千七百五十一米。其两翼高度不断下降,东部转为东蒙大平原,西部过渡到色楞格、鄂尔浑河流域。克鲁伦河和鄂嫩河发源于此,是太平洋水系与北冰洋水系的分水岭。山脉北段多森林,自古就是蒙古主要的游牧地带。
肯特山被蒙古人称为圣山,山上石头被称为圣石,山上的树被称为圣树,并受到蒙古人的尊崇和祭拜。肯特山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就如同满洲人的长白山。
成吉思汗先祖即感召不儿罕山之灵气,据记载,其父也速该逝世后即葬于此山。成吉思汗本人也多次受此山荫辅,躲过大劫。他终生敬奉此山,每逢重大事件,必进山朝拜长生天,获得内心平静,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可以说,这里是蒙古帝国的发源之地。”秦风下车,看着眼前连绵不断、神秘莫测的大山,不无感慨的对我们说到。
“是啊,秦风同志说的不错,肯特山对我们蒙古人来说,意义非常。”听秦风说完,吉日格拉对着眼前的大山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又缓缓对我们往下介绍。
“我们的祖先孛儿帖赤那于公元八世纪前后,率蒙古部从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畔西迁至蒙古高原的肯特山区。从此以后,就一直在这里生活。至十二世纪末,成吉思汗从肯特山区崛起,我们蒙人就一直受到大肯特山的佑护。”
“成吉思汗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即我们现在处的肯特山地区。于宋开禧二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北止极地地带,南达南亚、印度。
宋宝庆三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对于成吉思汗的去世,《元史》中是这样记载的:1227年秋7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德之行宫。但是,上面却没有关于成吉思汗皇陵墓址的片言记载,因此成吉思汗皇陵墓地的位置至今无人知晓。现在只有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建有一座成吉思汗的衣冠墓,那里供奉着吸有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的白驼毛和他生前用的马鞍。”秦风又接着对我们说到。
“相传,铁木真幼年受到敌对部落追杀时,情急之下,竟独自进入了空寂而幽深的肯特山山谷。谁知,仇敌久久不退,铁木真这一藏就是九天。寒冷、饥饿、害怕、孤独和求生的欲望,一起折磨着这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正因成吉思汗幼年被难时,曾多次受到肯特山荫辅,多次躲过大劫,所以他终生酷爱此山,每逢重大事件,必进山朝拜长生天,以求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苍生天的指引。
公元1206年,铁木真就职圣主大汗庆典,也是在肯特山下的斡难河流域举行的。据记载,在就职大典上,成吉思汗对着子孙们说:对不儿罕山,每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