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上古昆仑经 > 第67章 凝血之玉(四)

第67章 凝血之玉(四)

“羌人,你是说西王母国?”吉日格拉不很确定的问到。“不错。”我简短的回答。

“羌人的历史更为久远,其具体起源已经无从考证。羌人曾是古东方大族,形成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关于“羌”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商代,是对我国古代西部许多不同民族的统称,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习俗、服饰和语言等等,相同之处就是涿水草而居。”吉日格拉看着我缓缓说道。

“羌人实行灵物崇拜,多神信仰。进入农业社会后的羌人,不仅把命运和土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还把希望寄托于上天,希望天神保佑,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吉祥安康。因而,每年羌历年期间,均要举行“祭天还愿”仪式。

与此同时,羌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同耕牛结下了特殊的感情。羌人认为,粮食的丰收同样离不开牛王爷的帮助,故在一些地区有举行“牛王会”的习俗。

殷商甲骨文中频繁出现“羌”这个字。历史上因时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称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

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草原一带的羌族,早在西周时期就活动于临洮一带。战国时期,羌人部落主要活动于祁连山区,并至迟在战国晚期北出扁都口、霍城一带,进入河西走廊。

《汉书地理志》、《括地志》以及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出土的简牍文书都有关于河西羌人的明确记载。秦汉之际,游徙、生活于河西走廊的羌人渐渐话跃于政治、军事历史舞台。

河西走廊的羌人与各族的融合,并没有在魏晋时期五胡十六国的纷纭战火中完成。羌人西迁的脚步自汉至魏晋数百年间就没有停止过。

斯坦因在罗布泊发现的魏晋时期羌女文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羌女白:取别之后,便尔西迈,相见无缘,书问疏简;每念兹对,不舍心怀,情用劳结。仓卒复致消息,不能别有书裁,因数字值信复表。马羌。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位忧怨的羌族女子在文书中留下了羌人西迁罗布泊的记录。

实际上,魏晋时期的河西羌人不仅有部分西迁,而且还有相当部分南出祁连融入吐蕃,北入大漠融于匈奴等族。后来,分散各处的羌人更是与当地的民族相融合,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比如现在的印度、泰国、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国都有大量的羌人与当地民族融合后的后裔。

大唐王朝不仅沿袭了“张国臂掖,以达西域”的政策,而且将之发扬光大,开疆拓土,使得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达到全盛。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河西走廊羌人进一步发展壮大。唐咸通末,《郭煌石室遗书·张氏勋德记》中还提到了河西走廊的羌人。

宋初,留居河西走廊的羌人参与羌族的一个庞大分支——党项羌建立了与宋、辽,后为金三足鼎立的西夏,是为西夏皇族。

西夏皇族李姓,原姓拓跋,即是来自东胡之后裔鲜卑。

成吉思汗灭西夏时,薨于六盘山下,遗令屠城。城破,党项羌作为一个民族不复存在。从这里可以看出,东胡与羌人之间也有一个相互融合与斗争的过程。”吉日格拉一口气和我说了那么多。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汉民族的灿烂文化,不断熏陶和滋养着这些或游牧,或半定居的古老民族,使之不断褪去荒蛮和野性,踏过一道道历史的年轮,终酿成我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醇厚之情。”我不无感慨的感叹到。

“是啊,孔峰说的太对了。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我们辉煌灿烂的悠久文明不无关系。”秦风在我身边赞同到。“走吧,穿过那片树林,我们就要进入大禁地了。”

众人起身,朝着肯特山前的那一大片胡杨林徒步走去。

“那黄金家族的起源呢?”我边走边对吉日格拉问到。

“黄金家族,源于阿兰祖母的“纯洁出身的蒙古人”。黄金家族,广义上指成吉思汗家族的后人。元朝建立后,狭义上的黄金家族仅指托雷、忽必烈一系后裔。

元末留在中原的大部分黄金家族融入了汉族。逃至漠北部分的黄金家族,在达延汗改制后,仅限于达延汗子孙,蒙古察哈尔部大汗王廷嫡系独享。明末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后金贵族收取林丹汗八大福晋,至此部分黄金家族又融入满州各部。

黄金家族创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蒙古大帝国。黄金家族的统治从1206年铁木真称汗,到1858年南亚次大陆莫卧儿王朝末代皇帝,纵贯七个世纪。其统治的地域极其辽阔,家族成员数量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