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找到凶手了?”
破军摇头,“没有,衙门的仵作说是养了藏獒之类的大型动物的江湖人做的,发了布告悬赏,不过凶手还没线索。呃,我说的那事可比找凶手重要多了。”
若这话是廉贞说的,水镜月估计还信几分,但破军——他见着什么都比常人兴奋三分,不可抱太大希望。水镜月喝着豆浆,点头,示意他继续。
破军见她一脸平淡,兴致却丝毫不减,道:“是赈灾的事。我们到江陵城的时候,刚巧碰上朝廷的赈灾粮进城。听说江陵城是最后一站,长江下游的城郡老早就送到了,不仅有粮食,还有药材,如今各地的灾民基本上都安顿下来了。今年的水灾虽然严重,损失巨大,但朝廷及时赈灾,反倒收了不少民心,老百姓都说如今的皇帝比当年的端康帝好太多了,说不定大昭朝能在景平帝手上再次崛起。”
“这倒的确是件好事。”水镜月慢悠悠的喝着豆浆,神色却不见有多高兴。大昭朝能不能崛起她是不知道,她有些奇怪的是,那日她们离开江陵城的时候还听说,朝堂上还在为赈灾的人选吵得不可开交,怎么才五六日,赈灾粮就进了城?
水镜月问道:“押送粮食的是哪位?”
“二小姐也觉得不对劲?”廉贞接口,微微皱了皱眉,“我也觉得这事很蹊跷,所以特地去打探了一下。最奇怪的就是这里——那位赈灾的钦差大臣没进城,据说是走到公安城的时候水土不服,病倒了,让手下的带着圣旨进城的。还有送粮的军队,卸了粮便走了,说是要赶回去交差。一般来说,钦差即便病倒了,坐了马车进城就是了,哪有半路撂挑子的道理?根本就不合礼法。再者,灾民都安置妥当了,这群人即便是回京请功也没这么着急的。”
水镜月点头,知道廉贞这人,若是心有疑虑必定会追查到底,便问道:“然后呢?你打听到什么了?”
廉贞笑了笑,道:“前段时间洪水刚退,聚集在江陵城的江湖人不是散了大半吗?这两日,又回来了不少。江南二十四水帮江夏分舵的人也回来了,二小姐在绿林山上是见过的,还有洞庭十三坞、西林斋,九江、太湖一带的人也早到了,还有,这次不知为何西域武林的来了不少人,浪子山庄的言庄主都来了。听说,朝廷送到苏州、洪州、江城、岳洲等地的粮食也是这几天送到的,相邻的城郡之间,时间差不超过三个时辰,从两浙到江陵城只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
水镜月停箸,眼中倒是显出几分好奇来,“朝廷这次派出的钦差还挺有能耐的么,这速度比行军还迅速。”
“二小姐开玩笑呢。”廉贞呵呵的笑了两声,又道,“江陵城的洪水刚退,那位被吓破胆的安顺王不是立马火急火燎的往京城赶吗?听说这次赈灾的钦差,一个就是这安顺王,还有一个,便是当朝丞相石君禄的长子石昱文。洞庭坞的连帮主亲眼看到的,据说石昱文长得颇秀气,八面玲珑,为人倒是跟他爹一样的张扬。”
这下就连阿杰都听出不对劲了,“就那个大腹便便的安顺王,能在半月内从太湖赶到江陵?他那满肚子的肥rou不会给颠没了吧?”
水镜月见莫风华和君莫笑都只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听着,慢条斯理的吃着早餐,似乎对这个话题毫无兴趣一般,便伸手拍了拍莫风华的胳膊,问道:“风华姐是不是知道什么?”
莫风华斜了她一眼,“我又不像某人整日的不见人,这几天都窝在山里,能知道什么?我说你们也真是的,明明是件大好事,怎么都能被你们说得像是重重阴谋?”
水镜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如同一泓湖水般平静,弯了弯眉眼,道:“也是,管他什么钦差不钦差呢,灾民没事就成。”
破军没心没肺的点头道:“对么,我就说廉贞小题大做。二小姐,吃了饭我们早日出发吧,今日的江陵城可热闹了。”
水镜月不解,“你们不是才回?”
破军瞪眼,“二小姐,今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你不会真忘了吧?彭大人昨日还特地叮嘱我一定要把二小姐和莫楼主请到呢。”
“唔……是吗?都到中秋节了。”水镜月咬着筷子出了会儿神,喃喃道,“也不知道玲玲他们怎么样了?”
廉贞道:“二小姐若是不放心,我跟破军跑一趟,顺道给风少爷送两个月饼过去。”
水镜月失笑,“用不着。进了神农架那种地方,风寻木可比进自己后院还自在,还能把自己饿死不成?”
莫风华点头,“就是,人家小两口的好容易有个机会单独相处,正好增进增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