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只是萧颂既然下定决心要迁富户,又怎会那么轻易地听从劝谏。
还是户部尚书会察言观色,一见萧颂隐隐有些怒了,连忙上前说道:“臣认为江南的富户非迁不可!”
萧颂一喜:“爱卿有何看法?”
“回陛下,臣以为江南的富户较多。俗话说,士农工商,商业本是排在最末的。但是江南的商业一发展起来,顿时危及了农业生产。
且不说商业对农业造成的冲击。江南的众多富户,长此以往地天高皇帝远,怕是有些不好控制。”
萧颂一喜,他担心的正是这个。江南那么多富户,有钱有粮,若是招兵买马的,有朝一日还要造反不成。放在江南他始终是不放心的,还是迁到京城安稳。
宋学士便说道:“”
众人争执了半天,到底还是没商议下来。
出了勤政殿的时候,就有人追着户部尚书:“尚书大人还请留步。”
户部尚书停了停,然后笑着说道:“林大人有何事?”
那林学士便说道:“不知今天殿里的事情,尚书大人怎么看?”
户部尚书笑了笑:“显而易见,圣上是支持迁富户的。召众位过去,不过是想要由众位背了这骂名罢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忧。有时皇上并不是难以抉择,而是有些事情需要有人背负骂名罢了。
很显然,陛下此刻已经下定决心要迁富户。只是此事对江南的百姓、对那些富户、对商业长期的发展来说都不利,圣上执意迁富户,必然会背负骂名。
林学士愣了愣,显然是没看出来。户部尚书便又提醒道:“林大人,这种时候你我不为圣上背负骂名,还谈什么忠君呢?”
林学士醍醐灌顶,点了点头说道:“尚书大人说得有理。”
江南,谢氏。
谢朗收到密信的时候,正是戌时初。谢蝉一如既往地跟在他身边。
“老爷,京师出事了?”
谢朗点了点头:“圣上终于决定迁富户了,你去把成玉叫过来。”
谢成玉,正是谢朗的长子。
谢蝉点了点头,然后便退下了。
谢朗一时捏着信,竟不知道该如何做。理性告诉他,他应当遵从圣命,将谢氏迁入京城。但谢氏在江南数百年,还真没受到过如此威胁。
“父亲”,谢成玉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