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上的文字, 又伸手指了指台子一旁的一本报告,对小满道,“你先看看那份开掘报告。”
“好咧!”小满翻起桌上放好的,关于这本锦书的开掘报告。
看这一类的报告小满已经轻车熟路, 抓住几个要点,其余都一眼扫过。
原来这锦书,正是从那天小满先发现的刻着南梁图纹的漆器箱子里找到的。发现的时候, 里面的绳子已经散落了,报告前半段,夹了许多开箱的时候,这古书时候呈现的景象的照片。
当时锦帛单页杂乱地散落在箱底, 挪出其他文物的时候,才呈现在大家面前。至于里面的字迹,小满一眼能看出来,正是那个朝代的古字体,现在要想知道这古书里面写的什么,怕是还得让古老师这样的专家,才能解析出来。所以现在古老师才这么认真,正在摸索着这些锦帛书纸的顺序。小满的眼睛,却忽地定在了报告里列出来的猜测为封面的纸张上。
这些古字体小满虽是看不懂,可这四个字却轻而易举的猜测了出来,“小筑记事“。小筑是独孤信的别院,小满那时常去,对这两个字自然熟悉。
小满正想着,听得古老师道,“这里记录了建安城内一间别院,被大梁皇帝赐给大魏将军独孤信。”
“嗯,这墓主人,会不会和独孤信有很大关系。那枚印章便是独孤信的,这锦书又写的是和独孤信相关的事情。”小满故意提示着古老师。
古老师拿着放大镜,目不转睛地盯在锦书上,“很有可能,这边还记录了,主人公婚后回去郭府,探望父母和姨娘。姨娘似是病重了。”
是妙音!小满心里越发笃定了,只可惜自己穿越的事情,不能就这么说给古老师听。不然古老师定会以为自己吃错药了。小满只好依照自己早前查过的资料,变着法子提示道,“独孤信当年在三荆战败去南梁避难,在南梁呆了整整三年,会不会这墓主人其实是独孤信在南梁娶的妻子。梁王萧衍想要留住独孤信,为他效力,才想着将南梁一位贵族女子嫁给了独孤信。”
古老师抬起头来,用手撑了撑鼻梁上的眼睛,“小满啊,你这历史读得不错,分析的也很有道理,到时候可以把这个猜想写到论文里去。这古墓里的文物,刚好能给你这个猜想佐证!”
“好咧,古老师。”小满又看了看台面上的锦书,“古老师,我都不懂这古字体,您有没有参考书推荐,我想学学,对写论文有帮助。”
古老师又低下了头去,“有,我一会儿给你个书单。”
“嗯!”
在实验室里呆了一整天,到下午的时候,古老师有些其他的事情,便先行离开了。剩下小满一个人独享着实验室里的空气,不觉放松了几分下来。
看了看桌上已经被古老师收好成一叠的彩色扫描件,小满再次伸手翻了开来,古老师刚刚解释说,这里也记录了那两枚印章,是这墓主人嫁妆中的两枚黑玉制成,是二人一起刻制的。
坐在桌前,小满脑子里一幕幕闪过那些画面,还有那张面孔,深叹了一口气。毕竟那只是一段离奇的经历罢了。小满起身脱了身上的白褂子。正背着自己的书包,锁好了实验室的门,打算回小雁塔。身边的电话却又响起了,小满一看,还是古老师。
“嗯,古老师!我已经从实验室出来了,报告我明天先想想在家写写,有问题再问您。”
古老师却道,“这个事情先不急。小满啊,北京故宫组织了个研讨会,大约一周的时间,我要带个助手去,你有没有时间。机票和酒店主办方包了。”
小满原本想着还要在小雁塔看店,可故宫研讨会多难得的机会,小满一口答应了下来,“嗯,我可以去!”
“哦,那好,你把证件号码发给我,我让主办方订机票和酒店。”
“好咧,谢谢古老师。”
挂了电话,已经是下午五点半,小满顺道又去图书馆,花了半小时的时间,查明了那见康熙年间翡翠的同类品最近拍卖价格,26万。那翡翠成色好,福字圆润,意头好,该能卖得超过这个价格,小满定了个30-35万的报价,在微信上给秦泽发了过去。这才从学校出来,回了小雁塔。
路上还接到了个姥姥的电话,给小满报了平安。小满也交代了一声,自己要去北京一个星期的事情,杂货店只能关门一个礼拜。姥姥说,学习新东西见世面要紧,钱可以再赚。小满在电话这头点了点头,让他们玩得开心,便道了别。
晚饭随意给自己倒腾了一碗面,小满便翻出了自己的拉杆箱,收拾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