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先辈遗嘱,发还姚家,自此姚氏与罗家毫不相干。
既然姚氏与罗家无干,那她所告罗白宿不孝,罗老头又执相反的说辞,自是不成立了。
写完,又吩咐皂隶,喊姚家人来将姚氏领回去。
姚氏听到判决之后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她原本不过是嫉恨罗白宿过得好,想要告罗白宿不孝,夺了他的功名,自己出口恶气,却不曾想闹到最后反而是自己落了个不慈不孝的名声,还由官府做主,休了她,当下几乎傻眼了。
她的爹娘早已过入土为安,兄嫂年岁已高,只能靠着家中小辈赡养,她要是被休回娘家,姚家哪里还有她的安身之处?且眼看着罗白翰就要有出息了,这个时候,她被赶出了罗家,她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不是白费了?
罗天都听到这个判决,也是吃了一惊。她以为汤县令最多就是劝解一回,不曾想汤县令居然就当堂判了休弃,一时不由得十分解气。
姚氏这般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么?
她想算计罗白宿,结果反而把自己绕进去了。
罗白宿也是愣了一下,看着罗老头涨红了脸,一副十分不堪的模样,又有些心下不忍。姚氏虽然对他诸般苛刻,但是对罗老头却是悉心照顾,不曾有丝毫怠慢。
于是便整了整衣裳,对着县太爷一揖到底:“学生还请县令大人看在家中尚有弟妹需要人照拂的份上,从轻发落。”
汤县令便点了点头,道:“罗姚氏,念在罗秀才为你求情的份上,本县便退让一步,是去是留,你自己决断。”
姚氏气过后,又冷静了下来,她自是舍不得罗白翰的,现在被罗家休弃,将来罗白翰有了出息,却是与自己无关了,她是怎么也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的,于是咬了咬牙,毅然道:“老妇人愿留在罗家。”
汤县令便道:“既如此,你状告罗秀才却是无凭无据,当属诬告,本朝律法,诬告者当杖三十,刑求两年,本县念你年岁已高,免你刑罚,罚银十吊,以敬效尤;至于罗白宿,父母俱在,分家是实,虽情有可原,到底有违孝道,着你日后细心伺候老父老母,莫要污了读书人的名头。”
罗白宿点头称是。
汤县令处理完了案子,便高喊一声“退堂”,此案便算了结。
【)
第78章
姚氏这回算是偷鸡不成反倒蚀了把米,不但没捞着好处,反而惹了一身腥,罗天都只觉终于出了一口心里的恶气。【】
当下便和方氏一左一右扶着罗白宿往堂外走,她人矮,虽然有心要扶罗白宿,最后却是罗白宿一把将她抱了起来,笑道:“小都胆子可真大,进了衙门见了官老爷,连眼睛都不多眨一下。”
罗天都心想,不也是两个肩膀抬一个脑袋,不多一只鼻子也不少一只耳朵,有什么可怕的。
因为官司解除,罗白宿心里也是难得的轻松,且他分家的事过了公堂,日后也不怕有心人再拿这事作文章了。
一家人还没走出大门,就见从旁边的侧门出来个青衣小厮,扬声唤道:“罗秀才,且留步,大人有请。”
罗天都趴在罗白宿的肩头,抬头看去,那小厮不就是以前汤县令时常带在身边的汤晗么?
“半年不见,小娘子又长高了些啊,可是还跟以前一样,双脚连地都不肯沾的啊,哈哈!”汤晗这是在取笑她两回进县衙都让人抱着进来的。
说话间,又从过道进来个丫鬟,正是青梅。
汤晗看见青梅过来了,就道:“青梅姐且将方大嫂和小娘子带去见过老夫人和夫人,大人在前头等着见罗秀才。”
青梅应了一声,对着方氏笑道:“好久不曾见到方大嫂和小娘子,老夫人才念起过呢。”
那边汤晗自领着罗白宿去西群房见汤县令。
罗天都和方氏跟着青梅,进了宅门,这回的门子换成了个中年憨厚的男人,却是比先头那个要忠于职守得多,见了青梅,问明了方氏和罗天都的身份,才放她们过去。
彼时汤老太太正在午睡,罗天都和方氏在堂外候了一柱香时刻,方才着人掀了帘子,喊了方氏她们进去。
如果说上一回见到的汤老太太是个和颜悦色疼爱孙儿的慈祥老太太,这一回的汤老太太明显就是个严厉的婆婆了。
汤老太太几乎是让方氏站着,足足念了她一盏茶的功夫,没有一丝歇气的功夫,不外乎是要让方氏要做个贤慧孝顺的媳妇,上敬公婆,下育子女,让相公能放心地在外面拼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