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农家种田忙 > 第 121 章

第 121 章

比方氏在时好许多。

顾伯是真心疼爱罗名都的,每回收摊时,必不会空着手,总会带点小东西给罗名都,有时是几颗糖,有时是一包卤rou,有时是半只烧鸡。时间一长,方氏晚上都会刻意让罗名都少吃点,留着肚子等着顾伯带来的吃食。

顾伯对于方氏的这种识时务很是赞赏,破天荒地对着她也不摆冷脸了,偶尔还会刻意多买些,罗名都吃不完,他再装作漫不经心地留给方氏。

方氏是个疼孩子的,往往是拿到手里后,转个身,又收起来了,第二天再拿出来热给两个孩子吃。

一个多月后,罗家的屋子终于建成了。

就像预想的那样,前后两进,前头门房左右各两间,一边做厨房杂屋,一边作牲口棚。后头正屋留着方氏一家四口住,东屋留给了顾伯,西屋两间,一边当谷仓,一间收拾出来当成了客房。

罗天都望着新建成的屋子,感慨万千。

想想这一年多来的辛苦,到今天终于能摆脱姚氏,自立门户,心情十分激动。哪怕这只是一座土砖盖成的房子,那也是家啊。以前住在罗家的大院子里,感觉就像是住在别人家里似的,完全没有现在这种激动的心情。

新建成的屋子是不能立时搬进去住的,还得要等到砖墙晾干,屋子里没有潮气了才能住人。

一般说来,乡下盖了房子,必要找一天,摆了酒贺屋,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热闹一回,以示喜庆。

方氏便选了个罗白宿休沐在家的日子,摆酒贺屋。

家里的钱,盖房子的时候买木料这些用了不少,剩下的给帮忙盖房子的人开了工钱,也没有余下多少,摆酒的钱还是罗天都将这一个多月卖油炸食品得的钱贡献了出来,才算解了方氏的燃眉之急。

因为银钱不宽裕,方氏也没有那么讲究,仍是将北地最有特色的酸菜炖rou炖了一锅,又兼此时鱼便宜,买了几条,连头带尾整条红烧了,再将缸里腌好的榨菜取了几棵出来,切成细细的丝,混着rou丝炒了一碗,剩下的都煮了汤,然后再多炒了几道小菜,再打了几坛黄酒,便算齐活了。比照着以前别人家里的,并不算丰盛,也不显得han酸。

照理,去吃贺屋酒,多少都要送些钱礼,寓意新居红红火火之意。罗家因为上次官司的事,得了村里人的照拂,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好生答谢村里人,特意提前讲明了不上礼,只摆酒请村里人热热闹闹吃一回,意思一下便是了。

此时秋收已过,年关又尚远,大家都很久时间没沾荤了,听得罗家讲不上礼,村子里四十几户人家,居然都来了,有的还是拖家带口,全家齐上的,好在罗家虽然酒席备得不甚精致,量却是足够的,只是临时多摆两张桌子,多添几张凳子罢了。

罗白翰的那些几个同窗,不知道从哪里得知罗家摆贺屋酒且不上礼的消息,居然齐齐地过来了,不仅如此,那小半年不曾见到的齐大公子,也带着一个粉嫩嫩的小正太一同前来了。

罗天都对这群道貌岸然的所谓读书人真是彻底无语了。

罗白翰那几个牛皮糖的同窗也就算了,那是远近都有名的爱打秋风,有一口好吃的,就能把个读书人的脸面骨气通通丢得个彻底干净,谁家有事,只要沾得上关系的,必然会来蹭一回酒。那个姓齐的算是个什么事啊?

明明四月底的时候,才和罗白翰闹僵了,小半年没来往,这个时候又跑过来凑什么热闹?最最重要的是,这些酸腐书生也罢,齐公子也罢,那都是罗白翰的好友,跟她们一家是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啊,她们家摆酒,他们这些滥竽跑过来充什么人数?

罗天都懒得管,将这几个书生连同姓齐的,分了一桌,让罗白翰自去招待,省得他们跟村里的人坐在一起,说不上话,弄得双方都尴尬,场面不好看。

罗白宿自去招呼村里的同乡,至于罗老头和顾伯,则被请去陪着村里几个辈份较大的老人了。罗老头是罗白宿的爹,这种时候自然帮忙招呼客人,顾伯虽说自称奴仆,罗天都一家可都是拿他当正经长辈看的,没一个人拿他当奴仆使唤,再说他从上京来的,见多识广,年纪又摆在那里,用来招呼村子里的老一辈最合适不过了。至于女客和孩子,原本该是姚氏帮忙招呼的,可是姚氏领着罗白宁自入了席,便像尊菩萨一般,动也不动,方氏也不指望她,请了相熟的长辉娘帮忙照看着。

大人还好,坐在一起喝酒吃菜,小孩子却不好招呼,他们吃得少,才上席,大人帮着夹了一碗菜吃下肚,差不多就饱了,又不肯规规矩矩坐在席上等大人吃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