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可不能让方家那几个没廉耻的搅黄了。
方氏因此十分羞愧,深觉娘家人的行为丢人,只得再三安慰里正娘子,学堂她是一定要建的,让她只管安心就是了。
第二天,方氏就和罗天都商量好了,又请了罗二哥过来,算清楚了还要多少青砖,多少青瓦,算了个大概之后,罗天都便取了钱,托里正将砖瓦石灰一类的全部买了回来,堆在工地上,众人这才安心。
东西都买回来了,总不能又退回去吧。
但显然她低估了方家人无耻的程度,就在里正拖了青砖回来后的第三天,方姥爷带着方才木和方才土上门了,因为方才水要去镇上做小工,所以没来。
方姥爷领着自家的两个儿子进了村,也没先去罗家,反而去了西头的工地上,看到满地的青砖石料木材,心里又气又恨。
那可是青砖啊,自家几十年住的老宅子都是土房,连半块青砖都没见着,他就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这个闺女,怎么就一心只知道将胳膊肘往外弯,一点也不知道要照应娘家人呢?还给罗家人办学堂,她自己连个儿子都没有,办了学堂还不是只能便宜了那些罗家人,方家那么多侄子侄女,她怎么就没想过贴补一些呢?
方姥爷很生气,带着两个高大壮实的儿子直朝罗家的宅院奔了过去。
江夏成亲后,就打算在罗家村安居,也准备在村里起屋,因此,方氏便让他带着宋氏先暂时住在罗家,等以后屋子建成了,再搬回去。方姥爷进门的时候,宋氏正好出来洗衣裳,江夏成亲的时候,方家又没来半个人,她也不认识方姥爷,看见他们爷三个怒气冲冲的,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心里虽然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站了出来,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要找谁?”
方姥爷看都不看她一眼,他是知道的,方氏以前买的一个下人如今也住在罗家,因此越发有气了,觉得方氏真是不像话,对个外人都比对娘家人亲。
罗天都在屋里收拾东西,因为修学堂的事,她和方氏回上京的日程便往后延了,这些天村里的大媳妇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