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传话凤姐命其开革。凤姐哪还能计较王婆子是颜氏陪房之亲?立时带林之孝媳妇亲去处置,各处奴才肃然受惊,再不敢妄生“因劳挟赏”的念头。
作者有话要说: 我写的东西从来不会主动介绍给熟人看,因为那样可能泄露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情绪。也影响对自己写作水平的判断,所以希望亲们广提建议,合理的一定尽量采纳!另:如果亲们对我的写作风格感兴趣,可以赏脸去看另外两部拙作《简妃传》/《等待阳光》。
☆、奉贵人薛舍摆宴 说子女贾敏忆古
颜氏拿着自己人下手,荣府上下岂有不怕的道理?林之孝集了各路总管仔细告诫:“你们都省省心,薛姑太太给赏钱是客气的意思,盼着将公主的宴席办妥当,这样的喜事经年未有,哪个敢当成常例挑拣主子?公主发话了,若觉得两府亏待了他自可另谋前程,府里宽宏,连身契都赏了他无妨。”
总管们唯唯应着,赖大又道:“说起来有些个人也忒不像话,拿着府里的月钱受着府里的荫庇,细心伺候主子是本分,哪敢这般胆壮,竟要逼着主子给赏赐!公主是菩萨性情撵了了事,换做别家,问他个顶撞打成半死都是正理。”
重阳佳节,荣府大开宴席,果真是碧羞珍馔,丰盛无比。
借着机会,贾家族人都到上席磕头,凡六旬开外十岁往下的族老幼童均得赏赐,各房自然欢欣不已。
除了昆腔班子,薛蟠还专门请了杂耍小戏,颜氏向陪侍的薛王氏笑道:“姑太太有心劳动了!”
薛王氏连道不敢,又说这都是宝钗的主意。
颜氏不免夸赞:“这样乖巧的女儿在跟前,姑太太是有福气的。”
族里的老太太们都知今日是薛家开销坐庄,又见宝钗品貌出众,都生了为孙求娶的念头。
一场演罢,颜氏刚命放赏,赖大媳妇就从二门处接了话进来,寻机传给了春兰。
春兰想了一想,来颜氏跟前低声说了。颜氏笑道:“这是大喜事,教她回给老太太,也让林姑娘高兴高兴。”
赖大得了指示,心下自安,遂到贾母处报喜:“老太太大喜、林姑娘大喜,林姑爷与姑奶奶后日到京,专遣家下先行报信。”
贾母果然大悦,众人都贺祖孙母女团圆。
颜氏觉得宝钗不错,贾瑚却被薛蟠气得倒仰,回房后跟妻子抱怨:“薛绍也算个人物了,教的什么儿子!”
颜氏苦笑道:“他要真好,哪里会殴杀人命?”
“也不只为这个。”贾瑚解释,“说的白话还好,引经据典都是不伦不类,漫说同龄,就是葵儿也强他好些!”
颜氏开解道:“薛家有的是金山银山,只要不给我们添是非,你管他纨绔呢!”
“你是一厢情愿了。”贾瑚冷笑道,“他要真敢再犯,我亲自收拾他。”
吃人嘴软,颜氏不能因为丈夫的几句话把薛家一笔勾倒,因命春兰:“去把南边新进的满红手镯找出来赏了薛姑娘,再把镇国公府孝敬的檀香如意赐予姑太太,也是我的一点子心意。”
春兰答应着去了,贾瑚夫妻上床安歇不提。
即至十一,林海夫妇果然抵京,进宫参驾后便往荣府而来,一向贾母请安,二来也是接取林泰姊妹的意思。
林海是一榜探花,又是如今翰林掌院,贾政带宝玉同贾赦父子在书房恭迎林海,贾敏则是凤姐、李纨接往内院。
母女经年未见,此番自是难抑情怀,贾母抱着贾敏泪流不禁,张夫人妯娌解劝半天才压住哀声。
再与黛玉姐弟见面,贾敏稍加打量后不及多问,亲向张夫人并王氏行礼,再四谢过抚育之情。
前面的林海见着林泰同样老怀安慰,向贾赦兄弟致谢后又欲给贾母磕头,贾瑚忙叫小厮传话,亲引姑父前往荣庆堂。
女眷业已回避,贾母瞧着女婿形容亦生感慨,又嘱他常带妻子来荣府走动,林海一一应下,贾母这才命凤姐姑嫂出外见礼。
认了亲戚,贾敏方道:“不知殿下凤驾何处?我们该去请安谢恩才是。”
张夫人代答:“越城郡主染恙,公主带葵哥儿姊妹回省侍疾去了,因知姑奶奶要到,故而未教瑚儿陪伴。”
林海夫妇闻说作罢,贾母又问女婿起居。
贾敏笑回:“京里的宅子已收拾妥当,等安顿下来女儿再同黛玉姐弟回府小住。”
贾母点点头,因又吩咐凤姐:“西大院还给你姑妈留着。”
凤姐笑着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