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宫版的“金屋藏娇”在内廷传为笑谈,皇后专门发话:“荣恩侯的二小姐给我留着,将来正可做儿媳呢!”
贾瑾是侯门嫡女,绝对配得上皇子正妃的身份,皇后既然有意,里里外外都认定了这桩“娃娃亲”。
有基于此,贾玫几个反倒得了更多关注。忠诚王妃没有年龄相当的亲儿子,索性大度一点儿卖好:“城阳有大姑娘照应,实在省了我不少的心。”
张夫人奉承:“由您标榜,她自然长进的。”
热热闹闹聚到下午,康王妃与忠诚王妃渐次起身,忠诚王妃笑道:“等公主行园建成,我们还去庆贺落基大礼。”
“不胜荣幸”颜氏微微欠身,“必请舅母赏光驾临。”
康王妃向张夫人辞道:“这样的日子不便向府上太君问安,还要托您告罪。”
如前所述,皇子的未来丈母娘不是皇帝的丈母娘,绝对没有在王妃跟前摆谱的资格,张夫人忙道:“不敢!不敢!”
皇后对纳侧收小的事儿天然反感,听了妹妹的主意立刻皱眉:“溶儿还小,媳妇也年青,何必着急?太子成婚多年无子,现今一样儿女双全,可见是好事多磨的。”
“姐姐,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北静太妃叹口气,“可您知道,我只他一个儿子,总要多费思量的”
皇后还是犹豫:“长不正出是大义。”
“妹妹明白。”北静太妃再接再厉,“我要防着将来儿媳生子引发乱局,溶儿的侧室自然不能太过贵重,但若身份低了,万一将来溶儿媳妇没福,孙子有个低贱的生母也不好看”
皇后不松口:“薛家女就合适?”
北静太妃刚要说话,宫女来回:“鲁国公主候诏。”
“正好。”皇后命传,“说话算数的来了。”
颜氏的表情跟国母娘娘不差许多:“北静王比四弟还小吧?太妃何必心急。”
皇后说道“北静王府人丁单薄,由不得她不上急。”
颜氏又道:“太妃如何就相中了薛家姑娘呢?”
北静太妃把方才的论调复述一遍,又补充道:“说她出身平平,好歹这薛家姑娘是王大人的外甥,又与你们荣府有亲;要说她高贵,皇商也是商进了门是庶妃,有了孩子是侧妃,不亏待她也不怕她日后心大。”
“这事儿讲究你情我愿,皇后舅妈不便管,我这外八路的更不好多嘴。”颜氏沉吟片刻说道,“我探探口风,人家乐意,后头的事儿自有太妃主张,若不乐意”
“要不乐意,就当我没提过这话。”北静太妃当着皇后姐姐下保证,“若为这个小肚鸡肠记恨人家,水家的祖宗不能容我。”
“太妃言重了。”颜氏心想,好好的千金小姐,谁乐意去做侧室。
鲁国公主明显又犯了以己度人、自以为是的毛病。
张夫人更加世故:“元春还是国公爷的嫡孙,何曾妨碍二房把她送进宫?”
“呃。”颜氏真没往这上头想。
“薛家的姑娘并非没有心思。”张夫人点了下额角,“你看着办,咱们别落埋怨。”
颜氏已有定计:“媳妇明白。”
回了东大院,春兰把花销账册呈给颜氏:“主子,真是奇了,奴婢细细看了,就算有的支项略高,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两银子。”
颜氏问道:“凤姐管着的几桩呢?”
春兰回答:“都是实账。”
“嗯?”颜氏有些不可思议:贾母若洞悉了她的计策,看宝玉的面上给王氏提个醒并不悖理,再提醒凤姐有什么好处?贾琏的爵位继承权可是优于宝玉的。要说贾琏夫妻在贾母心中的分量超过宝玉,怕连守门的小厮都不能相信。
春兰试探着说:“主子,二奶奶应是得了高人指点。”
“咱们府还能有什么高人?”颜氏自语,“太太?”
“那”春兰变色,“真要如此,您岂不是”
“都打这时候过来的,谁不替自己的儿子着想。”颜氏不以为意,“太太既是不满老太太为二房谋划府里的爵位,哪里会把心偏到二儿子身上。”
“此一时彼一时。”春兰道出隐忧,“老太太的两个儿子守着一个爵位,太太的儿子是有两个爵位的。”
“这事儿还远着!”颜氏冷笑一声,“我岂是一心为私的人?他们真要当得起荣国府的世职将来不牵累葵儿兄弟,区区的爵位予了何妨?我是不想因为一时大度遗祸子孙。”
春兰叹服:“主子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