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酱菜真是太好吃了,要是家里来个人,都可以当下酒菜了”
“嗯,这酱菜还不只这一种,当然也不只有酱菜,还有别的泡,具体的泡制方法,我会一步一步教你们,所以你们有没有信心,把酱菜生意做好做大?”
“有,”两人不约而同,“嗯,这酱菜厂,投资不了什么本钱,什么菜下来腌制什么菜,我有两个条件,你们要是答应,我就交给你们”
“小小姐请说”
“第一,我要这酱菜厂的二成利润给张家,第二,用工要紧着咱们泥树村的人”
“就这?”
“嗯”
“这,这怎么好呢,怎么只能给你们二成,”
“我们张家也不贪心,毕竟我们什么也不做,只抽二成利润,也算是可以了,你们要是同意,我就让我哥起个文书,然后你们打个借条,让我哥从帐上支一百两银子,给你们做本钱,也弄个作坊,你看如何?”
“好,我们没意见,东家人好,我们相信东家”
苏妍一扭身,看看小五,“五哥,文书交给你了,大哥,一会儿你来签,我只是中间人”
这时的张灿他们都鼻子一酸,还是他家的小妹好,干啥事都想着她家,虽然只抽两成,但这酱菜厂要是生意扩大了,二成也是有不少钱呢。
☆、第二八三章 成了
很快文书就写好了,小五当着面给他们念了一下,双方都没有异议,就签了字画了押,然后各留一份,又给了向家一百两的银票,让他们抓紧时间盖作坊。
而这边,酱菜边做,边让小三带着这两边小家伙去卖,学了要实践,这卖货也是一门学问。
而张家的作坊,在上次苏妍给的配方后,也增添了好几个品种,酱油就是其中的一项,张家的酱油味道纯正,比外面的可是好吃多了,但是也比外面的贵。
好多大户人家都赶着马车来这里买,就为了吃到好的酱油,而酱菜厂的酱油当然不让的从这里买,亲是亲财是财,苏妍在做酱菜的时候,都是和他们明算帐。
一点也不马虎,七月份的时候,向家的酱菜作坊也盖好了,向家的两个孩子上午在作坊教他们,但是最重要的一环,配酱料汤,是自己来配制的。
而向家人也买了一辆牛车,到处去收菜回来,作坊有一个人盯着就可以了。
酱菜厂的开办,又让解决村里一部分人的就业,现在村里基本上没闲人了,在家的一般都是老人和孩子,虽然这个时候是天气最热的,但是没有办法,她的时间不允许等天气凉快了再做。
七月八月,是雨季,即便是这样,酱菜厂也开工了,为了加快菜干的效率,苏妍画了一张图画,设计了一个大型的烤箱,人工烧烤。
掌握绝窍后速度比天然晾晒要快的多,即便是下雨,也不当误腌制酱菜,因为向家开了作坊,所以苏妍让他们姐弟俩隔几天来一次,教他们新的泡菜,和有关菜类的收集贮存的方法。
一进入九月,天气变得干爽后,地里的白菜萝卜也快开始采收了,这可以腌菜最佳的季节,姐弟俩在她这儿学了好多的腌菜配方,可以好好施展了,这时的她,才松了一口气,觉得没什么可教了,就打发他们回家以后不要再来了。
向家觉得沾了大光,还带着礼物来看她,都被她打发回去了,告诉他们,把酱菜厂发扬光大,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
整个泥树村现在没有闪人,家家户户的壮劳力都在这两个作坊做工,离家近,工钱还高,长期稳定,上工下工,都有说有笑的,有时候,过节东家还发一些作坊自产的带回家品尝。
如今的村子,再也不会讨生活发愁了,十月,地里的庄稼都熟了,全村人跟着张家学,种了三季,很成功,不但多了一季收入,产量还提了上来。
眼看着家家户户的小日子越过越好了,苏妍这才露出宽慰的笑容,没人来这个村子找事,没有极品,都赞着劲儿赚钱,这下她放心了。
深秋了,天也凉了,家里给她专门订制了一个躺椅,天气好的时候,就搬出来,让她躺上面晒晒太阳,如今越过越好,还给她买了参茶,没事了就喝,用来养身子。
明知道喝了也没用,可是她不忍心拒绝他们的好意,沏好就喝一些,话本子基本上都写好了,就一本,也没有专门去装订,就用针线缝成一本书的样子,用块缎子布包好,放在书桌一边。
想了想,还是再留下一些什么吧,于是托家里人去镇上买回一个精制的木匣子,把书放里面,然后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