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佳怡熟门熟路进了院子,大喊一声“爷奶”,瞬间引来两个老人的注意。
田家爷奶第一时间放下手里的活上前来迎,甚至来不及去想为什么不年不节的孩子会过来。
爷孙俩好一阵没见面,自是想念,待抒发够了一番思念之情,两位老人才发现了不对劲。
“凤儿,你今天怎么回来了,你娘呢?”
冉佳怡小小的个儿,左边瞅瞅、右边看看,就是不去看两老的眼睛。
原本就觉得不对劲的田家爷奶疑惑更深:“凤儿,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
冉佳怡没好意思说自己是离家出走,主要她心理年龄那么大,虽然这么做了,可说出口还是羞耻心爆棚。
不过她不说,田家老两口也猜出来,“凤儿,你是自己偷跑出来的?可是出了什么事?”
疑惑的话语,确实肯定的语气。
冉佳怡动作轻微的点点头,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老两口顿时慌神了,这是出了什么事情,让小女孩一个人出来,得多危险呐。
顾不得给孙女拿她爱吃的零嘴儿,田奶奶将孙女搂进怀里,问起孙女缘由来。
冉佳怡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将自己想要上学、钱家不愿意、目前也不愿意的经过一一道来。
田家爷奶听了面面相觑,一时间也说不出来什么。
他们能说什么呢?
怪钱家人吗,可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他们不愿意也是应该的。
怪孩子她妈妈,可带着孩子寄人篱下,也由不得她自己。
怪孩子,可孩子想要上学又有什么错。
现在时代好了,村里的孩子大部分都被家长送去上学了,条件允许的女孩子起码也得去上个小学。
可自家的亲孙女,他们私心作祟、狠心送出去的孙女,如今却连村子里的女娃都不如,两老如何能甘心。
还是田爷爷先定下神来,蹲下身认真问孙女:“你是自己回来的,跟大人说过了吗?”
冉佳怡想起自己留下的那张文字配图,缓缓地点点头,田爷爷才放心了点。
-----
两人将孩子牵进屋里,给小孙女拿了她爱吃的零嘴儿,方才商量起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孙女到底要不要去上学。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就是他们是不识字的老农民,也知道读书上学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钱家不愿意供孙女,那孙女怎么才能去上学呢。
现在的学费也不贵,一年才十来块钱,他们老两口也给的起,可孩子在钱家养着,他们出学费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啊。
这下老两口可愁坏了。
见老伴儿苦恼的样子,田奶奶深埋心底的念头再次蠢蠢欲动:“老头子,你说,咱们把孙女要回来好不好?”
田爷爷被这个提议吓了一跳,可他显然也心动了:“这行吗,钱家和娃她娘愿意吗?”
田奶奶笃定道:“钱家肯定愿意,就是巧儿她说不好。”
田爷爷顿时也明白了,谁家愿意养别人家的娃啊?
至于儿媳妇,他们老两口的面子想来想来还是管点用的,虽然对不起儿媳妇,可他们老两口也只能再倚老卖老一回了。
老两口打定了主意,看着孙女就没了忧愁,只剩下满心欢喜。
田爷爷问老伴:“家里还有多少钱,孙女要是回来了,用钱的地方可不少。”
田奶奶很是得意回答:“我攒下了这个数呢,给孙女读书肯定够了。”说着手悄悄比了十根手指来。
田爷爷见了不可思议:“有这么多?”
田奶奶毫不骄傲,“可不,现在时代好了,能攒下来钱了。家里的鸡蛋、地里的菜和粮食,都是能卖钱的。”
他们在回过神后,也会去集市售卖家里的出产,赚了点儿钱,这也让他们对养孙女多了几分信心。
田爷爷深以为然,“还是现在好啊,想当初......”
田奶奶可没有心情听老伴儿的忆苦思甜,都多少年的老黄历了,还时不时叨咕。
“行了,都说八百遍了,你还是想想,怎么跟巧儿和钱家说吧。”
虽然猜测钱家愿意,可架不住他们理亏啊,钱家可给他们养了一年的孙女,田爷爷心也虚着呢。
“你说,要不我们把粮食还给钱家?”田爷爷思忖着,孙女这一年也没添新衣啥的,想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