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抗日之军武系统 > 第七百一十四章 转战太行山

第七百一十四章 转战太行山

但是我们刚刚拿下了邯郸,恐怕铁路线上的日伪军已经全部提高警戒,我们稍不留神恐怕就会被他们发现。”

“嗯,你说的没错。”林睿点头说道:“所以,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暂时不返回石门。”

“不返回石门?那我们应该去哪啊?”季明和问道。

“我们西走。”林睿说道:“从地图上来看,西边五六十里原就是太行山脉,只要我们到达太行山脉,往大山里一扎,小鬼子就不要想在发现我们。”

黄璇、武龙、季明和、田晟宬、刘波辉等人听到这个建议,全都点头同意。

见没有人反对,林睿也不继续浪费时间,带着他们转变方向,朝着西边快速跑去。

……

姥爷山是大别山的余脉,延绵上百里。

而河顺镇,则是姥爷山怀抱之中的一块盆地,从秦汉时期,河顺镇据说就已经有集镇,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古镇之一。

河顺镇大约有一千户人家,三千来人,也是个不小的镇子。

河顺镇居民大多都是王姓,镇长王春军更是有名的大地主。

王春军虽然六十多岁了,身子骨却还硬朗,虽然已经进入到了隆冬季节,户外已经是滴水成冰,可王春军仍然是一大早就起了床。

管家王双成走进正院时,王春军正在漱口。

王双成恭恭敬敬的站在台阶下,一直等到王春军漱完了口才上前打了个千,嘴里也恭恭敬敬的喊一声:老爷。

王春军嗯了一声,问道:“老三起床了吗?”

王双成恭声应道:“回老爷的话,三少爷天还没亮就已经起床了,到这会,差不多已经绕着镇子跑了小两圈。”

“嗯?”王春军道,“没事绕着镇子跑圈做什么?”

王双成恭敬的道:“三少爷说是新学的什么晨跑?”

“晨跑?我看是吃饱了撑的。”王双成哼声道,“有那力气,地都起两垄了。”

还别说,王春军虽然挣下了偌大的家业,光良田便有万亩,可是每到春耕,他都会亲自带长工下地,几十年都没有变过,而事实上,除了三代以上的缙绅、富贵人家,旧中国那些处于发家阶段的地主,都挺勤俭。

王春军幼时也是饿过肚子的,所以一生勤俭。

拿热毛币擦了脸,王春军道:“有什么事吗?”

王双成道:“老爷,眼瞅着就是年关了,放出去的租子该收了。”

“嗯,虽说今年的年景不好,地里收成只有往年的六成不到,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不能破,再穷,今年借下的租子也不能够翻年。”王春军点点头,又道,“对了,三少爷不是闲得没事做么,就让他跟着你去收租,翻年就十七了,也该帮家里做点事了,别整天跟着人家喊什么口号。”

王春军在那数落他的小儿子,王双成没敢接腔。

直到王春军说完了,王双成才又说道:“老爷,那今年的租息……”

说到租息,王春军便蹙起了眉头,想了好半天才有些头痛的道:“实在还不上的适当减免一些,至于具体减免几分,你和三少爷商量着办。”

其言下之意,那些还得上的,还是要按往年的成例如数偿还本息。

“明白了。”王双成道,“老奴这就去找三少爷。”

请示过王春军,王双成便带着两个管事,四个护院,带上账薄来到了西跨院。

这个西跨院里住着的便是王春军的小儿子王清名,王清名因为在省城上了两年新学。

回来之后便处处看不惯老父的做派,连饭都不愿跟王春军一块儿吃,而是单独开伙。

要按王清名自己的意思,真恨不得立刻从这个散发出腐朽恶臭的大院搬出去。

不过遗憾的是,搬出去容易,生计却又成了问题。

所以他只能用这样一种看似激进、实质幼稚的做法与守旧顽固的老父亲相抗衡。

王双成进来时,王清名晨跑刚回来,正在洗漱。

“三少爷。”王双成半蹲下身照例给王清名打千。

“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当是前清?”王清名见状立刻蹙紧了剑眉,又说道,“快收起你这套,我看着都咯应得慌。”

……

虎子和柱子扮成行商,刚刚走进河顺镇,便看到街上的行人正像潮水般涌向一个方向,那里好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虎子便拉住一人问道:“大兄弟,咋了?”

“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