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是曾经是皇家道观,位于西便门外,倒退个一百年,算是在城外郊区,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在闹市区了。
虽然算是全真第一丛林,但是历史比太清宫差远了,最早是唐玄宗为了奉祀道祖兴建的,那时候还叫天长观,当然也经历了几兴几衰,天底下的道观寺庙,能安安稳稳活千年的几乎没有,白云观也是被烧了好几次,建了好几次。
真正让白云观名扬天下的,还是成吉思汗将白云观赐给了长春真人丘处机,那时候,已经一片衰败了,于是成吉思汗出钱,长春真人的徒弟王志瑾主持修葺,才有了差不多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建成之后改名长春观,到了明朝的时候,朝廷又帮着修葺了一次,正式更名为白云观。
因为这是邱祖的封地,又藏着邱祖的仙蜕,所以,全真龙门派在这里发扬光大,也成就了龙门派祖庭的地位,跟崂山一样,各门各派又因为仰慕长春真人,渐渐汇聚到了这里,融合在了一起,才成就了全真第一丛林名号。
白云观在这些年一直趾高气昂,以全真老大自居,就连陕西重阳宫祖庭都看不起,有一个很重要原因,那就是道协的总部和道学院都落户在这里,而观主丹阳真人正是道协的主席!后面的副主席就有七八个了,像重阳宫祖庭的紫秀真人,龙虎山张思龙,太清宫的紫虚,还有茅山灵惠子等等!
无论是什么单位部门,这个副职多了,也就基本没什么权利了,就是个名誉而已。
其实这样一点,不只是龙虎山的人不服气,就连重阳宫和太清宫都不服气,无论是历史,人头,功法,贡献,白云观都排不上号,太清宫,正一观都两千年了,他白云观才哪儿到哪儿啊?就连明朝才显赫的武当山龙门派也比他白云观强啊。
但是没办法,人家在天子脚下,道协是国家来管理道教的,自然要用身边的人,怎么会找你山高皇帝远的龙虎山或者重阳宫呢!
唯一让紫虚老道和龙虎山欣慰的一点是白云观比他们穷!
天子脚下有优势自然就有弊端,离得近,管理的就严格,想搞点副业都不行,那些头头脑脑的想偷偷拜拜道祖,都不好意思直接来白云观,反而偷偷跑到太清宫或者龙虎山,就跟在旅游区的度假酒店生意未必就比在闹市区的酒店差一样!
而且帝都的风景名胜太多了,白云观根本排不上号,被什么故宫长城颐和园压的死死的,虽然门票定价很低,但是几乎没什么游客!
到白云观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门前的万古长青影壁前,不过聚拢了三三两两的游客,跟故宫门前天不亮就已经人山人海相比,完全就是天上地下。
径直往里走,是山门牌坊,两侧有华表,没几步就是正门,也没去买门票,把自己的太清令递给守门的小道士,告诉他们自己来拜访丹阳真人,小道士端详了半天,也摸不准那玩意是真是假,不过天子脚下,小道士还是有几分眼力劲,让乾一在偏厅里休息,他拿着太清令进去通报了!
过了约莫十几分钟,小道士这才快步跑过来,向着乾一行礼,引着他往里走!
过正门,是“敕建白云观”牌坊,这栋牌坊是明朝皇帝建的,所以极其的宏伟,太清宫那几栋汉代的牌坊,倒是显得的小家子气了。
过窝风桥,跟大部分的道观一样,先是供奉灵官殿,灵官是山门护法神,之后便是左财神殿,右三皇殿,再往后便是玉皇殿。
玉皇殿左侧是药王殿,后面是七真殿,七真殿之后,是白云观最大的一处殿宇,邱祖殿,供奉长春真人的。
这其实也是很多全真教派对白云观不满意的地方,无论是陕西重阳宫祖庭,崂山太清宫,还是武当,华山等等吧,最大的殿宇一定是供奉三清的,其次是三皇,三官,但是白云观,人家不这么做,邱真人的徒弟尹志平特意把供奉邱祖的殿宇建的比三清三皇三官还大,还宏伟,这明显是在拍自己师傅长春真人的马屁嘛,尽管那时候,长春真人已经仙去。
长春真人是当年的全真教主,龙门派祖师不假,可把他拔的比三清以及重阳祖师还高,着实有点惹人嫌了。
当年没人敢说什么,因为那时候确实是龙门派最风光,但是百年之后,全真教渐渐分散,形成几十个支派,白云观的这种做法,就肯定饱受诟病了,不过,五六百年已经过了,想改也改不了了,也没办法了。
邱祖殿左侧,有客堂,是主持日常办公接待来客的地方,乾一算不得什么贵客,可辈分不低,也不能随随便便!
当年太清宫举办罗天大蘸法会的时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