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有喜气洋洋的。
出来的人,很快就被工作人员驱离了现场,不得与还没有考试的那些老老少少交头接耳。
很快,乾一便随着另外四人一起,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进入了布帘子遮盖的房间!
初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张简易的医床,床上躺了或老或少,或男或女四个病人,在旁边呢,放了五张学生用的小课桌,课桌上有纸笔,正面则是一张大桌,大桌后面坐了两个穿唐装的老人,应该就是考官!
侯德昌端起自己紫砂杯,呷了一口茶,在嘴里咕噜了一阵子,然后吐进脚下的痰盂里,头也没抬,嘴里嘟囔几句!
“轮流诊断,然后写诊断书!不得交投接耳!”
四位同仁便呼呼啦啦的涌到了一号病患身边,其中一个三十出头的男的第一个抓住了1号病患的脉腕,一边切脉,一边询问!
望闻问切,其实望闻问都是佐证,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切上!不过到了医术到了相应的程度,其实倒也没什么严格的要求!
古人也曾把医者分成四个等级,神医、圣医、明医、巧医。
只望而知病症为神,像扁鹊啊,华佗啊,差不多就是这个级别了,闻而知病症为圣,那便是张仲景,孙思邈之这样的水平了,问而知病为明医,钱乙,李时珍,叶天士等名医了算是了,至于巧医,自然是只靠切脉就行的,像是老一辈的萧龙友,施今墨,汪逢春他们这样的人物。
其实,几个人围在一起,是有些取巧的,通过不同的人询问不同的问题,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病患的基本情况,有时候自己没想到的问题,别人提出来了,同样可以佐证,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减少了自己的疏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