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要大规模养猪,她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化粪池’。
如果能建化粪池,那她们家就不用烧柴了,兴许还能通个暖气。
联想到这些,她胸腔里的那颗心开始狂跳不止。
越是激动,她又越是冷静,清晰有条理地说:“爸,我觉得这些钱咱们还是要用来养猪,不能乱花。买小猪、扩建猪圈、买饲料、猪疫苗等等,都是要花钱的。”
“等等~”张英武不解,“养个猪还要买饲料和疫苗?猪还要打疫苗?”
“要打!特别是养的规模大了,必须要打,不然要是出现猪瘟,那损失就是惨重无比的。”
张鸿福不假思索点头,“嗯,就听小妮儿的,这些钱不能乱花,还是要花到刀刃上。”
闻言张英武的脸立马就垮了,哀嚎一声,“那我的回力新球鞋又泡汤了。”
张静槐噗嗤一声笑,哄说:“等把这些事儿都干完了,如果还有余钱的话,再给你买呗。”
“把这些事都干完,还能有余钱么?”
“嗯~说不好哦,毕竟咱家现在也是‘千元户’了。”
“多少!”他的声音倏然拔尖,尖锐得刺耳。
他上去抓住张静槐的胳膊,激动地晃了晃,“你说多少?一千?咱家有一千元?!”
张静槐被他晃得头晕,“嗯~准确来说,是快两千哦。”
“两…两千!我的天啊,那我能买多少双回力球鞋?”
见他满脑子都是球鞋,全家被逗笑,都笑话他没出息。
经过这次养猪卖猪,张鸿福彻底是信服了张静槐,做点啥事都恨不得跟张静槐商量一番,全听张静槐的。
他们家卖猪大赚了一笔这事儿也很快传遍了整条村。
那些年前说批张静槐任性,说张鸿福太宠女儿的人后悔不已,心说早知道等几个月再卖猪能多赚不少钱,他们也等到这会儿才卖了。
在看到张鸿福又买回二十来头小猪仔后,他们纷纷效仿,家家户户都跟着养猪,少的三五头,多的七八头、十来头。
张鸿福没心思去管是否有人跟风,精力全在扩建养猪场上。
他们家养猪场周围的地都不是他们家的,如果想要扩建,得去和人家商量换地。
张静槐得知后,思量了一晚上,然后劝张鸿福干脆去换一块大的地,把猪圈和新房子都给建了!
张鸿福现在是无脑信服张静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说要换地马上就去找人商量换地。
“你说啥?”牛佩娥听说他要把新房子和猪圈建在一起,顿时觉得他疯了,“想换地没事,我可以跟你换。可是你要把新房子和猪圈建在一起……这是谁给你出的主意啊?”
她默了一阵,“不会是小妮儿吧?这小妮儿的主意咋从来都是这奇奇怪怪嘞?”
“奇怪是奇怪,但是小妮儿不胡闹,她这样做,肯定有她的理由。嫂,你就跟我换了那块地吧,这样那两块地加起来也够宽敞了,我不用在去找旁的人商量。”
“行是行,可是那块地有点偏啊,恁一家住那么偏,不好吧?”
“没事,偏点好。刚好熏不到别人。”
闻言,牛佩娥只能点头同意。
拿下地后,张鸿福立马开始准备建新房子和新猪圈的事。
他听张静槐的,也不花时间去打泥砖了,直接去砖厂订砖。
同时找了几个村里人帮忙干活,照着张静槐画的地基图纸就开始打地基。
张静槐虽然不会设计房屋,但是有现代审美。
她直接照着现代二层小洋楼的户型画了简易的图,一楼是四室两厅两卫带厨房,二楼则是五个房间两卫带客厅。
在距离小洋楼三米远的旁边,是设计成两列的猪圈,两列中间还挖了一个大坑。
她们一天三顿好吃好喝地供着那些村里来帮忙的人,同时支付工钱,所以工人们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
同时村里其他人见了,也动了心,主动上门来问张鸿福还需不需要帮忙。
因为旧猪圈那边实在是太挤了,张鸿福想着早点建好能早点把猪都挪过来,所以几乎是来者不拒。
人多力量大,房子建起来更快了。
一个月后,曲学林和张英益放假回家休息,到家后发现大门紧锁,等了半天不见有人回来。
最后还是隔壁邻居告诉他们,他们才知道建新房子这事,连忙照着邻居说的地方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