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从野人开始 > 第316章 设立“史官”

第316章 设立“史官”

这话是针对他的,更是火上加油,大发起龙威,暴跳如雷,一手夺下侍卫手中的黄钺柄撞将过去,恰好打中那击钟人的嘴巴,两颗门牙被打了下来,击钟人强忍着疼痛,弯腰慢慢拣起牙齿,悄悄地放进怀里。

击钟人回答说:小人岂敢告陛下。不过,此事自然会有史官直笔的。

宋太祖冷静地一想,觉得不对头,这件事要是张扬开,被史官载入史书,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于是渐渐消除了怒气,最后还夸奖击钟人说得有理,又送了一笔银子给他镇惊和表示慰问。

然而,这件事还是被记载下来,流传于今。(此故事,来源于网络)

在林浩认知的大华国历史上,四位杰出的皇帝,代表了四种对待史家的态度。

秦帝国的“始皇帝”为了只记录“秦帝国”好的历史,大肆篡改历史,不惜“焚书坑儒”。结果,自己虽功绩彪炳千秋,自己却成为“暴君”的代名词;

汉帝国的“汉武帝”吸取了始皇帝对史家的态度,用“罢戳百家,独尊儒术”的办法,影响这史家的对汉帝国历史的记载。而史家名人“太史公”司马迁,面对强权,即使被汉武帝“宫刑”失却作为男人的权利,也不改其志。使得后人能够客观的从汉武帝取得伟大对外族胜利的光环下,客观的评价那段历史。

唐帝国的“唐太宗”,虽然采用“杀兄夺位”这种不光彩的手段,当上了帝国的皇帝。但是面对史家的那只“千秋笔”,“李世民”却立志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才是最合格的“皇帝”。在他的带领下,唐帝国蒸蒸日上,终于是“大唐帝国”成为了大华国历史上最为炊灿的一个高峰。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建国也是采用不光彩的手段,用“陈桥兵变”的手段建立了大宋帝国。可是他敬畏历史,对于百姓,实施宽松的政策。对于实力派的军队掌权者,也用“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实现国家一统。

当林浩将自己的思考,于“王后”边莺、“国师”丘宣业、“义父”大锤、“义母”花娘、“国务阁”、“军务阁”的大臣们知悉商议后。大家终于同意了在大明国设立这样一个,级别不高,人数也不多,但是直属大明“议事会”的“史官”。

由国务阁专门拨款,记录“大明国”的历史。同时搜集大陆其他实力的历史情况,进行编撰。以便为后人提供有用的资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