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钢件。这是高级阶段的百炼钢。
但是,炒钢时,如果火候掌握不好,炒过了火,钢的含碳量就会偏低,炒钢便炒成了熟铁。后来,工匠们发现,加入生铁,即可弥补这一缺陷。这就
导致一种新的炼钢技术——灌钢法的产生。从现代冶金原理分析,这种技术,就是利用生铁含碳量高,熟铁含碳量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入熟铁液中去,使成
碳含量合乎要求的钢。
不管是百炼钢也好,还是炒钢也好,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产量很低。李靖经过研究决定使用还原法,要炼铁就得先解决煤的问题,煤炭从矿山开采出来杂质很多,必须炼成焦炭。
首先利用水车带动磨盘研磨煤炭,得到煤粉经过水洗筛选出其中杂质,得到炼焦煤,然后用水泥和含有铝的黏土烧制的耐火砖修筑炼焦窑,把炼焦煤放置到窑中,在炉窑内不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人工点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靠炼焦煤自身燃烧热量逐层将煤加热(直接火加热部分);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未燃尽的大量煤裂解产物形成的热气流,经窑室侧壁的导火道继续燃烧,并将部分热传入窑内(间接加热部分)。高温燃气流(800c〉则夹带着未燃尽的煤裂解物——化学产品排入隔壁的炼铁炉。这个过程延续8~11天,焦炭成熟,从人工点火孔注水熄焦,冷炉,扒焦。
有了焦炭,用还原法炼铁就很简单了,把焦炭和铁矿石一层层均匀的放入熔炉之中,加热熔炉,在高温下焦炭混合铁矿石燃烧,在引入炼焦窑的废气,铁矿石中的氧被焦炭产生的一氧化碳分解,就得到了生铁水,这时候铁矿石的残渣就漂浮在铁水上,直接去掉就可以得到杂质较少的生铁水。还原法的优势就是可以大量的得到杂质较少的生铁,而且可以用泥范浇筑成任何形状,省去了人工反复锻造的过程。
最后就是炼钢,把生铁水送入炼钢高炉中继续加温,加入石灰粉,鼓入大量空气,氧气分解铁水中剩余的硫,磷等杂质,祛除杂质以后就得到了钢水,在浇筑成钢锭,或者直接加工成零件。
这段时间以来,老李整整瘦了十来斤,人也晒黑了不少,每天呆在铁厂工地上,顶着四五十度的高温忙前忙后,整整两个月铁厂第一炉铁水才下线,看着闪着金光的铁水浇入模具,老李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小万同学更是把老李惊为天人,当场认老李做了师傅,若不是何朝奉年纪大了恐怕都有拜师的冲动。
关于铁厂的保密工作,匠人都是万友商行的老人问题不大,加上铁厂大部分建设都需要耐火砖,没有水力锻压设备,耐火砖气泡太多遇到高温就炸裂没法使用,通入熔炉的炼焦废气管道也是水泥所造,所以暂时别人想仿造也没辙。
万友商行以前的匠作坊已关张,都转到铁厂来了,还招了二百多号人,加一起快小四百人了,宿舍都建了几十间,普通工人宿舍统一高低铁床,十六人一间,匠人是四人一间。厕所,食堂,澡堂,一应俱全。
铁厂现在要是炼铁为主,钢只能少部分生产作为研究之用,比如火枪和火炮。
夔州军哪里每年要上缴箭镞五万枚,朴刀500把,长剑500把,长枪枪头500枚,还有若干的杂件比如马鞍的镫环,帐篷铁扣等等。
以前一个铁匠靠手工一天只能制作十枚箭镞,想想这产量,现在有了水力锻造,生铁水直接倒入磨具之中,冷却以后倒出来,用水力砂轮机研磨开锋,箭镞一天可以生产一两千枚,由于炼焦需要很多时间,所以才没办法继续提高产能。如果继续扩大厂区,未来半个大宋的武器制作都不在话下。
随着铁厂初具规模,昔日清澈见底的竺溪河已经变了样,乌黑的洗煤水污染了河流,河道两岸的铁炉,焦炉喷出的黑烟染黑了天空,这也是李靖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
ps:诸位看官如果觉得本文还能看,麻烦点个收藏,或留个言,我是新手,看着每天收藏的增加,这是在下写作的动力,拜谢诸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