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相公晕倒没法问话,亲卫们只得把他送回雄州去,中军还有姚古的熙河军没退出来,李靖
又不敢在逗留,于是指挥部队向南岸退却,在南岸建立阵地,周围的宋军越来越少,固守北岸恐被辽骑三面夹攻,还是有不少溃军残部不愿渡河,就在马步营退出来的北岸阵地上防御,老李一问才知是熙河军姚平仲,他老子没出来,这当儿子的只得在北岸等。
时间慢慢到了下午3点左右,终于看到了姚古的将旗,熙河军因为最后退出战场,几乎处于辽骑的三面包围中,只得沿着白沟河退却,士兵都穿着重甲,不敢下水,下水就是死。脱了甲辽骑就放箭,变成刺猬还是个死,最终他们还是靠着顽强的意志退到了浮桥处。
熙河军终于渡过浮桥逃出生天,但是后头却引来了狼。
耶律大石(中亚史书称作:大石林牙)来了,白沟的罪魁祸首,反击宋国的英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未来的西辽帝国皇帝,他来了。数万辽骑遮天蔽日,万马奔腾。很快辽骑就占领了北岸李靖的桥头阵地,开始准备冲击浮桥。
李靖笑了,你上万骑兵在对岸我是打不过你,但你要冲桥,那我就不怕了。。
‘杨二郎。’
‘末将在。’
‘敢不敢去斗将。’李靖手指桥中。
‘如何不敢。’杨二郎骄傲的上马,单人单骑朝对岸而去。
北岸辽骑本是打算立刻发起攻击,但看着南岸一员宋军,单人单骑就过来了,宋军这是要叫阵斗将啊,这尼玛是冲、还是不冲,太小看我们契丹人,这谁能忍很快就有不服气的辽将冲出队列,拍马冲向杨二郎。
这辽将身高七尺,胯下白马,手持一把青龙戟,样子也是威风凛凛。
杨二郎拍马迎上,两人错身瞬间,辽骑举刀怪叫一声,内容听不懂,老李不会契丹话。
只听叮当一声,杨二郎的长枪诡异的绕过青龙戟插中辽将的脖子,飘逸的收枪。
辽将丢下青龙戟,无力的用手捂着脖子,哪里捂得住,鲜血喷出有三尺高,人骑在马上又行出去十几米才栽倒在地。
‘胜,胜。嚯嚯。’一时间马步营欢声雷动。
‘这辽人也是找死,跟这狗日的杨二郎打。’营里大部分将士都被杨二郎打过。而且是一打五,一打十的时候被揍的。
对岸的辽军一下没了声音,这场子肯定得找回来啊。
一炷香功夫辽军中又冲出一骑。
骑将,黑面、黑须、秃头,手持一根巨大狼牙棒,冲着杨二郎也不答话,直接就是一锤轮过去。电光火石之间,杨二郎知道来将力大,也不硬接,长枪划过直取辽将马头,辽将一看心知不好,枪比狼牙棒轻得许多,长枪肯定先到,马要是倒地,自己就会失去平衡,奈何双手还握着狼牙棒,只得低头用手肘怼了一下马头,就在这一刹那。杨二郎的长枪不知何时刺穿了辽将的胸膛。
辽将不可思议的看杨二郎丢了长枪,任长枪插在自己胸膛上,对着自己轻声说了句:‘2个。还有108个。’
‘杨无敌,杨无敌,杨无敌。’马步营再次欢声雷动。
‘猛启,你想不想有朝一日,也像二郎一般威风。’
猛启眨了眨眼睛老实的回答:‘营长,俺不想,俺只要脑袋,不要威风。’
辽军连败两阵,这士气就下来了。一时辽军无人前去迎战。
李靖一看差不多了,招呼杨二郎回来。
杨二郎纵马来到黑面骑将的尸首旁,伸手从敌将的胸膛里抽出长枪,枪尖甩了朵花好不潇洒,这才拍马回营。
接下来还是得对阵。
老李内心还是挺佩服这个耶律大石的,但是你今天杀了我这么多同胞,老子心里不爽啊。
不打痛你,我心里不平衡。
辽军见杨二郎退回对岸,立刻展开冲锋,妄图直接冲破对岸马步营的阵地。
整整三千骑开始发起进攻,浮桥同时只能最多行走两匹马,虽然只有十几米,但是这十几步就是绞肉机啊,随着一阵阵枪响,还没冲到浮桥上辽骑就纷纷中弹倒地。
这次辽骑人多,队形比较分散,倒是没出现多大的自残现象,不过由于浮桥太窄,大部队施展不开,堆积到浮桥边的辽骑越来越多,辽骑也拿出弓箭对空攒射,一时间马步营不少人中了箭。不过好歹有盾牌保护,而且火枪的威力确实猛,战斗不过三炷香功夫(十五分钟),对岸和桥上就躺了一地的人和马,浮桥上由于尸体太多,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