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北宋游骑兵 > 第61章 归乡

第61章 归乡

得仰仗这位李相公抵御金军呢,老李就这么蹊跷的回到夔州。

十二月初一,朔望大朝,钦宗皇帝大庆殿,公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免,门下侍郎吴敏因去年从龙有功,升任平章政事,性格刚烈的欧阳珣由将作监越级升任御史大夫。右相徐处仁和左相张邦昌倒是保持没变,只是有计相之称的三司省主官竟然给了名不见经传的秦桧,满朝都对这位新晋的相公刮目相看,大宋一年上千万贯的钱粮都归计相管着呢。

初七,李靖拜见新任三司使秦桧,双方在友好祥和的气氛中,商谈了水泥全国销售事项,记相正愁没钱,当即表示三司将全力支持李靖的水泥事业。

十二月初八,李靖率领夔州军以及众多家眷,押着数百车缴获物资启程南返夔州,夔州军的威名是硬生生打出来的,很多人因此升官晋爵,但是整整三千四百一十一罐阵亡将士的骨灰,让人触目惊心,打仗难免有死伤,但不论是谁面对这堆积如山的骨灰罐都会感到压抑。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阵亡三千多,伤二千余人。夔州军一万二千余人出发,虽中途补充不少,但也算伤亡过半,其中一半的伤亡都是在深州城硬刚金军造成。

新招募的一万河北兵还在训练,短时间无法形成战斗力。老种相公的泾源军三千余人已经先行返回陕西,他们将携带家眷走汉中抵达夔州。这其中有大量善骑射之辈,李靖决定增加骑兵的数量。在深州又缴获一万余匹战马,夔州军战马总数已经逼近三万。最大的问题还是士卒不会骑马,新募的一万余河北兵善骑之辈也很少,需要大量时间训练。

靖康二年正月十六,李靖率军故意推迟一天抵达万州。

万州府万人空巷迎接夔州军,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是3411罐骨灰。分34两牛车,每车100罐。

南平、云安、宁江、梁山、四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城。

这是一次无声的凯旋,没有欢声笑语,百姓们都默默的注视着每一个罐子,裹着白绸的骨灰罐上贴着醒目的红纸,每张纸上都写着一个个阵亡将士的名字。

李靖之所以推迟一天就是不想让大家过一个沉闷的元宵节。

万州江南翠屏山,半山腰上建起巨大的陵园,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耸立在正中,上书:阵亡英雄纪念碑,旁边有十堵黑色大理石墙,上面是用来篆刻阵亡将士名单的。

第一个阵亡的名字叫马小五,他是侦查连的斥候,在夔州军刚抵达开封城下的时候,马小五负责外围警戒,金军斥候很快发现他,马小五的躲避不急,战马被金军射死,他滚落在地抽出腰刀抵抗,在砍翻一名金军以后,被围上的金人乱刀砍死,这只是这场战争中的其中一位,夔州军的每一场胜利都是由无数士卒的牺牲换来的。

李靖身穿朝服,亲自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接下来几日就是忙碌的入葬,以及新兵入营。

骑兵全部回到梁山训练,马场都在梁山,万州都是山地没法养马。老兵全部打乱编入新军充当班排长,所有人进驻江南大营军训三月,江南大营现在也扩建了十倍有余。这些都多亏万友商行全力的协助,提前在万州建设。数千间水泥宿舍在三个月内就建好,家眷都是安置在江北,沿着长江建设的军属区。受伤士兵的安置工作也提上日程,负伤不适合服役的士兵被安置到军需处,制作被服、行军干粮等,残疾的重伤员作退休处理,按月提供口粮及服役时一半月钱赡养至死。成立夔州荣军院聘请专人,照顾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伤残,让士兵知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阵亡士兵的家属都得到十年的月钱作为补助,如有未成年子女则由夔州军抚养到十八岁为止。让家眷们知道夔州军不会放弃每一个战友,不管是活还是死。

现在李靖人马众多,虽每月粮饷开支数万贯,但此次缴获也颇多,大名城中所获钱财数百万贯,还有大批金银珠宝,金军费尽心机抢夺十余州府,包括部分宋廷赔偿金人财货都被李靖一网打尽,这点倒是值得欣慰。

二月初一,中华水泥正式推出市场,每包百斤售价500文,价格比糯米灰浆贵一倍,但中华水泥负责免费施工。由复原士兵和军眷组成的施工队,负责给所有用户现场施工。承接修造,贷道路,地基、房屋、碉堡、城防、桥梁、水坝,从西北的堡垒到长江下游的堤坝,再到北方需要修建的城防。如今国境南移,以前的内地现在都变成了边境,大量的防御工程需要修筑。李靖跟三司使秦桧有约,所有工程都必须报备各地三司,上税以后由各地三司出具完税凭条,凭条到中华水泥厂购买水泥。为加快审批流程,除军事工程以外,所有民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