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不得不再次示意大家安静:‘回到今日正题,哪位同学谁能告诉我线列阵线最佳射击距离是多少?’
学员们纷纷举手,李靖点选最前排的矮个子学生回答。
矮个子有些紧张,站起身大声说道:‘80米。’
李靖满意的点点头:‘不错80米,面对骑兵冲锋,只要击倒前两排的敌人,后面的敌人为尸所阻就不得不放慢脚步,一线当放置枪阵防御,当然有战壕更好。谁能告诉我金军弓箭最佳射击距离是多少。’
一位清瘦学生起来答道:‘金军步兵长弓射程100-150米,骑兵短弓射程60-100米。’
李靖很满意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清瘦学生点点头继续答道:‘当然这里说的是最佳射程,实际战斗中发现火枪在200米以外还有杀伤力,对阵中不管是长弓还是短弓面对火枪都不占优势。而且最为关键是弓箭持续发射士卒体力会下降,火枪装填射击极为省力。只要有足够的密度和节奏,在200米距离完全可以大量打击金军远程部队,对方部队护甲极少中弹非死即伤。’
‘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清瘦学生躬身见礼道:‘学生参谋院曹勋。’
‘半臂绢书的曹勋?’这家伙进士出身,靖康之难的时候与赵佶一起、第一批被金兵押解北上,半路上受赵佶半臂绢书逃归回来,拿着御衣书请求朝廷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赵佶,相隔千里还是从海上去,这种异想天开的计划无异于送死,被李相当场否决,他一气之下辞官后来加入参谋院学习。
曹勋昂首答道:‘正是学生。’
‘我知道你,海上营救的想法很有新意,不过没有强大水军无法实施,你不用在想你那个计划了,告诉诸位一件事,太上皇快回来了。’
哄~~一颗炸弹丢入水中,学生们议论纷纷,旁听的朝臣们都惊讶不已。
这事李纲知道,别人都还不知道,之所以抛出此事就是想看看大家对于太上回归的反应,若是大家都支持太上临朝,需得提前做准备,众人猛一听到这个消息,一时之下诧异万分,这时候看本能反应才最真实。
“你们想见太上皇吗?”
大部分齐声答道:‘想。’
李靖再问‘若是金人要巨额钱财赎回太上皇,诸位愿意吗?’
‘这~~~若是数额还能接受,也是愿意的。’
‘若是太上回来以后要临朝呢。’
‘这~~~。’
堂下大部分人心里都清楚,以前太上在位的时候六贼当道,打压朝臣,大兴花石纲,搞得东南民不聊生内乱不断,如今和金国战事尚未完结,若是太上真要临朝,不见得是好事。
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敢问老师,此事到底是何用意?’
话题被抛给全场学生:‘你们说呢?’
涉及到太上很多学生有所顾虑不敢回答,李靖环顾四周有些自嘲道:‘你们不敢说我来说,金军在战略上没占到便宜,战术上没占到便宜,白白损失十几万人,此番南侵可以说得不偿失,宗翰在战场上拿我军没办法,就想用太上皇来弥补损失,我朝孝义为先这钱硬着头皮也得给,用心险恶啊。’当然李靖还留了后半段话没说,太上回来势力单薄难成大气,一定会大肆启用宗室之人。
这下有学生举手了,李靖点了一个起来提问:‘请问老师,此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靖看着诸位扬起嘴角笑了笑:‘这涉及朝政,很抱歉不能在此回答诸位同学,诸位同学当努力学习,未来有一天老师希望你们都可以参与朝政,不过各位若是对此事尚兴趣,下课后把应对之策写下来糊上名字交给你们老师。’有些事这里能说,涉及朝局机密之事就不能在此详说了。不过从大家现场的表情来看,并没有振臂一呼热烈欢迎太上回朝的局面,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如今金军南侵的局面是太上造成的。只是此言诛心没人感说出来罢了。
李靖接下来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画板,详细把线列步兵战术分解演练,包括三段击的具体指挥要领,在进攻和防守中如何抓住战机,手雷在战斗中具体的运用等等。
时间很快接近中午,最后李靖讲了鼓点进攻要领。不要小看这不起眼的鼓声,在通讯不畅士兵素质不高的年代,闻鼓声前进部队可以做到整齐划一,没有鼓声哪怕是训练多时的部队行进中始终有些乱糟糟,特别是在射击的时候很明显。在枪声和弥漫的硝烟中完全就是靠鼓声让大家做到齐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