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当考古有了系统 > 第3章 青年神童

第3章 青年神童

秦晨上辈子低调够了,归根到底那是因为没有炫耀的资本。

再世为人,那便心性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稳重。

他想带给这个世界除了文化,还有对于生活的态度。

既然老天都给自己这么一次机会,那自己何不将之前都未完成的心愿都统统完成。

路上周教授还是忍不住惊诧的赞叹道。

“你小子我真是小看你了,这么短的时间能够搞出来这种级别的论文了,我这辈子还没有见过。你是唯一一个!”

“都是您老教导的好,要不是每天和您去考古发掘现场,我哪里有机会面对面和这些文物接触啊!”

“不管怎么样,你这篇论文带给考古界的冲击不会小,就是数十年如一日研究秦代城池文化的老张,恐怕也达不到这个水平。”

“每日开车回来都会听到您老关于这废丘古城遗址的判断,您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只不过是将您说的东西总结,整理出来。”

“你不必自谦,我自己什么水平我清楚,你也不用给我戴高帽。”

“都是您教导的好。”

“我只告诫你一句话:不卑不亢,做好自己。”

“谢谢教授。”

秦晨和周教授正在去会场的路上。

省考古研究所会议室。

中型会议室内足足坐了有二十多个人,一眼扫过去,大都是年岁过半百的老人。

在座的人手一份都是秦晨的论文《废丘古城遗址研究》。

有几位教授戴着老花镜专心致志的研读,时而点头,时而疑惑,时而眼中又散发出异样的光芒。

省市两级的文物局、考古研究所的诸位专家也悉数到场,原因很简单,会议发起人是周经纶。

周教授在西京市的名望德高望重,其父曾是省文物局第一任局长,因自幼家庭文化熏陶。

所以他这便选择了考古事业,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研究秦汉史,在考古方面是力能扛鼎的人物,所以任谁也都会给几分薄面。

周经纶一进门,省考古研究所的所长便激动地起身握着他的手。

“老周,真是没想到啊,这短短的几天竟然能够有如此见解,真是了不起啊!看来今年省里的考古先进人才又非你莫属了!”

几位老者也起身,纷纷对着周经纶说道,仿佛他获得了什么世界级的大奖似的。

“周老啊!真是汗颜,那件陶罐上的文字我也曾往废丘上联想,但还是晚了一步啊!还是知识浅薄啊!”

“也就只有您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做出惊为天人的事情了。”

众人都将秦晨当做是周教授的助理,而他也是毕恭毕敬的站在距离周经纶身后的一米多的位置。

“大家先坐!”

周经纶招呼大家落座,所有人都落座之后,竟然没有秦晨的位置。

对于这些秦晨并不在乎,毕竟自己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学生。

周教授连忙对着工作人员说道:“麻烦搬一张椅子!”

众人都疑惑不解,椅子放在了周教授的座位旁边。

“秦晨,来,坐在我旁边。”

秦晨也没有客气,在座的一些人疑惑不解,不知道周经纶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是我的学生秦晨,你们手中所看到的内容就是他的毕业论文。”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皆是一片哗然。

没有人相信看起来如此年轻的秦晨,竟然会完成如此浩瀚工程量繁大的工作。

饶是周经纶完成,在座的多数人也不愿意相信。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光是这片论文当中的引用古籍就多达一百多本,而且还有一些书他们听都没有听过。

别说是十天完成了,就是半年他们也难以接受。

但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了,地铁五号线的古城遗迹挖掘顶多一个多月,周经纶介入最多半个月。

诸位在座的也都是饱学之士,博古通今的人,其中也不乏几位认死理的老学究。

“老周,这就有点离谱了,你自己做出来的论文,非要说是你学生做出来的,你这是换个法的羞辱我们啊!”

说话的是一位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老者,名叫王青松。

他研究夏商周断代史已经有五十多年,但这么多年鲜有论文著作问世,郁郁不得志,所以人有点激愤。

但在学术造诣上肯定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