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绝情诗》张好好.诗
孤灯残月伴闲愁,
几度凄然几度秋;
哪得哀情酬旧约,
从今而后谢风流。
杜秋一行来到了汪寿昌的府上,府邸里热热闹闹好像在办着什么喜事。
小斯递上了大方的拜帖。不一会儿,汪寿昌亲自迎了出来。
汪寿昌走下台阶,笑容满面地说:“哎呀呀,不知丞相夫人和郡主驾到,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杜秋问:“汪大人今日府上有何喜事,如此热闹。”
汪寿昌边在前面引路边说:“今日是犬子的满月,老朽请了些亲戚朋友来热闹热闹。”
杜秋问:“不知是哪位夫人为汪大人添的枝、散的叶?”
汪寿昌说:“就是今年春节我娶得柳夫人。”
杜秋道:“噢,我师父啊!”
汪寿昌本想带她们去客厅宴席,便说:“夫人、郡主,这边走,上座请。”
杜秋道:“酒席,我就不去了。我这次路过四川,主要想来看看我师父,你让人把我们领到她的房间即可。”
汪寿昌说:“那我领诸位过去吧!”
杜秋道:“怎敢劳动汪大人?”
“无妨,无妨。”汪寿昌笑着把她们领到了柳好好的房间。
柳好好和奶妈正在喂养孩子,看到杜秋和语蓉走了进来,先是一愣,后又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便急忙走过去,拉住了杜秋的手到自己的身边坐下。
语蓉走到奶妈的身边,逗弄起了孩子。大方却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便走出了房门看风景去了。汪寿昌看到这,便和杜秋打了一声招呼,退出了房间。
柳好好和杜秋聊了一会儿别后的相思,便把杜秋领到柳如烟的房间密谈了起来……
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杜秋说:“你给他写点什么吧,我替你捎给他。”
柳好好来到书桌前,找出了一张小宣纸,铺在桌子上。她想了好久,却就是无从下笔,只见她默默地流着眼泪,泪水滴在砚台里。
她拿起了笔,沾着泪水,在纸上写下了一首《绝情诗》。诗里有爱,爱重含愁,愁中又透着决然。
墨迹渐渐干了,泪水慢慢没了,柳好好把写好的纸折叠了起来。又从柳如烟那里要回了自己结婚那天晚上,从自己鬓角剪下来的那缕青丝,和这封《绝情诗》一起放在一个小袋子里,交给了杜秋说:“不要让他来找我,我会受不了的。”
杜秋含着泪,点着头……
【二《写情》李益.诗
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杜秋回到了浣花溪,把柳好好已经结婚生子的事告诉了纪绪。
纪绪一听像疯了一样,非要去找柳好好问个究竟。
杜秋等人一起拉住了他,劝说道:“今天不能去!今天孩子办“满月酒”,客人很多,好歹你得给汪寿昌留点面子。”
夜,已经深了。
纪绪一直坐在海棠树下,望着月光下水波荡漾的湖面,就像他的思恋一样,无边无际,美好的姻缘就这样瞬间成为了泡影。
大方也不敢靠近他,只能避在树后远远地望着,让自己的眼泪陪着他静静地流淌……
语蓉回到了一楼客厅,看到杜秋坐在椅子上,满脸的愁云密布,边说:“让他自己静一静也好。”
杜秋担心的问:“他,不会出事吧?”
语蓉说:“不要紧,小郡主在那边守着他。夫人,你也累了一天,洗一洗,休息去吧!”
杜秋进了原来小雅住的房间,语蓉也回到了自己的屋里。
小雅看着母亲在扳着指头算着什么,嘴里嘟嘟囔囔“七活八不活……”
小雅问:“什么‘七活八不活’的?”
语蓉说:“你说你小婶,正月结的婚……”
小雅生气道:“她早不是我小婶了。”
“我是说,她上个月生的孩子。按理说,八个月的孩子活不了。”
“那就可能是七个月生的。”
“那就更不像,虽然说是过‘满月[1]’,可我看她那孩子比过‘百晬’[2]还要大。”
“你看到孩子啦?”
“看到了。”
小雅忙问:“像谁?”
语蓉纳闷道:“还真不像那汪老头,那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