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朦胧的夜晚。叶雨等人施展“隐身术”埋伏在掌柜的家里以及周围街道的角落里。而李臭则被叶雨施了法,变成了墙上的一副字画。对此,李臭表示甚为不满。
叶雨的本意是现在还未知对方的深浅,假如到时动起手来,身边有李臭这么一个不懂道法之人,肯定会束手束脚的。索性不让他参战、将他变成一个毫不起眼的东西保护起来得了。
可李大少爷哪受得了这个,当时就狂躁起来。众人眼瞅着一副字画在屋里上蹿下跳、东拉西扯的诡异情形,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最后还是叶雨好言相劝,又说了些不知什么的悄悄话,李臭才算就此作罢。
夜色更加深沉。月光更加朦胧。
不知何时,街道上泛起了淡淡的薄雾。一阵夜风吹过,带来了阵阵醉人的甜香。贝小弟等人闻着这股甜香,顿觉如痴如醉、浑身舒坦,只想伸展开四肢美美地睡上一觉。
突然,众人猛地一个机灵:来了!好厉害的家伙,连我们都差点着了道。
只见两条身着翠色衣装的苗条身影从天而降,立在街道正中。她们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异常后,其中一名翠衫女子祭出法器、双手结印,嘴里念念有词。法器中间忽地立起了一个小人,绕着法器四周来回走了一遍。贝小弟等人定眼望去,才发现那个所谓的法器,却原来是个制作极其精巧的某个城池的仿制品。
不用说,那个仿制品肯定就是眼下的这个青萍县了。因为其制作的精巧程度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贝小弟甚至发现了他白天从轿子中往外偶尔一瞥时看到的脂粉铺。
随着法器上那个小人的走动。“吱呀”一声轻响,一家民居的大门从里面打开,走出一个孩童。看他的模样,应该跟掌柜家的差不多大小。这孩子双目紧闭,嘴角含笑。直直地走到那两名翠色衣衫的女子跟前。
接着,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数十家民居的大门相继打开,一个个孩童从里面闭目走出,一直走到街中间的翠衫女子处。
其中一名女子甜笑道:“真乖,你们都是好孩子。让我来数数,一、二、三……嗯,人到齐了,那就还跟着姐姐走吧。”
众孩童整齐地排成两列,仍旧是闭着眼睛、面露笑容,径直地往前走去。两名女子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紧紧地照应着。
这数十名孩童跟着翠衫女子来到城门处,看守城门的兵士一个个手持兵器利刃,整整齐齐地保持着队形。从远处望去,甚是气派。
贝小弟不禁暗自叹道:军纪严明,非我等所能相比的。咦,不对!翠衫女子一行人这么大的目标,那些兵士们应该早就发现了啊,怎么……得,我看他们应该也是着了这俩女子的道了。
果不其然,翠衫女子带着孩童们大模大样的从他们面前走过,打开城门走了出去。押后的那名女子还冲着兵士们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
她们出城之后便尽拣着小路走,越走前方越是荒凉,道路两旁甚至出现了几处破旧的坟冢。贝小弟寻思着:看她们来的这地方,应该就是某个阴魂厉鬼的藏匿之地。估计他(她)是想借助这些孩童的纯阳之气来达到一些缺德的目的。可怪就怪在从这两名引路的女子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的邪祟气息……算了,想不通暂且不去想。等会儿见机行事便是。
又走了大约两里地,前方隐约有灯火之光透出。贝小弟等人跟随翠衫女子转过一个弯,顿觉眼前一片明朗。
一大片开阔地上起了一座规模不大,但却雅致十足的学堂。学堂的牌匾之上龙飞凤舞的落了三个大字——求索堂。
其内部布置不过是些书案、书卷、笔砚、蒲团,东西虽说不多,但恰恰显得十分干净整洁、利落大方。
门口立有一男一女两人。男的蓝色束发、青色束腰,一袭白衫,手持折扇。就那么随随便便的一站,却尽显玉树临风本色。
女子柳叶弯眉、俏眼含笑,红唇贝齿、秀发及腰。一身裁剪得体的翠色衣衫,更加衬出了她那凸凹有致的身材。
“好孩子们,快进来,我们马上开始今天的授课。”那男子转身对两名翠衫女子深深施了一礼,道:“有劳二位姐姐了,快请后堂歇息,稍后还得劳烦姐姐再次相送。”
“又来了。你这客气话能不能换点花样,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两名女子大笑着跑进后堂。
“嘿嘿~”那男子微笑着对身边的女子拱了拱手,道:“依依,我开始了。”
那名叫依依的女子也还了个礼,走到学堂内最后一个书案后在蒲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