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奔逐在仙凡间 > 第1章 青山脚下

第1章 青山脚下

呼呼风声吹过,层层黄金麦穗卷起,刺眼且汹涌的阳光照射下,是大海在舞动。

一个穿着明显绣有补丁的浅褐色布衣、沾着泥浆老旧布鞋的男孩从牛马小道跑过,路边的稻禾浪卷也难以吸引他的注意,他只是注意自己的脚下,像一头吃草只吃脚下草的山羊样盯着自己的脚下。

离村子越来越近了,可以看到各家茅草屋、甚至是那少数不多的泥墙水瓦上已是清烟燎燎。村口处也可见各家羊角辫虎妞、红脸男娃着急的跑进小道,不由心想“:牛叔家的饭菜也烧好了吧,不知今天能有几个菜”,他摇摇头,暗嘲自个今日有点想的多了,便也急呼呼的冲进小道中。

这里是青山脚下,一个两千余人口、过百院落的稍大村落。人数真算不少,放眼近百里,辰安县城内,算是突出的村落了,卧牛山物产丰富,山高数百丈,宽则有十余里,是辰安县城内里最大的山了,青山脚下的小山村,素来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觉,仗着从建村时便落成的青壮捕猎队,进山猎兽寻药本领样样不差,才能支撑起村落百年间就发展成这般地步,邻村的黄花大闺女也争相嫁进村中。

小七严格讲起来只是一个孤儿,一个牛叔在十六岁第一次进山捕猎时大获丰收时出山在麦田边捡到的娃。

在那次捕猎中,牛叔便一鸣惊人,不说猎到的獐子、麋鹿这样对一个十六岁青年简直难能可贵的野货,甚至还宰了三头青牙狼。

要知道青牙狼这种丈许长的畜生,单个单都能在群山丛林中都能活的很好,更不用说还是成群结伴的行动。

在队里呆了十几年的积年猎人都要慎之又慎,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哪知牛叔十六岁时便拼着匹夫之勇,于同龄少有人能及的个把力气和出类拔萃的武道基础,硬生生劈了三头青牙狼,并配合了队友逼退了狼群,自己也侥幸的只受了点轻伤。

只是在刚出山时,牛叔敏锐的发现了藏于草丛中还尚在襁褓中的小七,牛叔见时却没有如避瘟疫,反而将他抱起,感慨地说道“:是天意”,从此以后,小七就一直被牛叔抚养长大。

顺着脚下的青石铺就的弯弯小路,熟门熟路的连拐数个小弯,就来到了家门口前。

农村自古至今都是早娶早嫁,牛叔也不例外,在二十岁时,就娶了外村的姑娘,是家里出过秀才,祖辈都是教书先生的村望之女。

花婶嫁给牛叔后,生了两个大胖小子,自是不用说,夫妻二人都喜上眉梢,直说祖先眷顾、老坟冒青烟,但二人却也没有让他受了委屈,该吃的一点不少、该穿的也一件不落下,于是此,家中和睦且温馨,小七也茁壮成长成了半大小伙。

走进屋内,大的、小的以坐在桌边,小七熟门熟路坐在牛叔旁,看饭菜热乎样,还好没有让大家久等,便和众人一起端碗吃饭。

小七不停的往嘴里塞饭,没发出半点声音,这是习惯,从和牛叔为伴后,用牛叔的说法,就没见他吃饭发过声音,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喜欢如此,就像对面那两小弟,呼噜呼噜往嘴里扒饭,听着他直皱眉。

牛叔家的饭菜向来不错,常年有大米饭,这要感谢小山村占着的风水好位置,有数条天然小溪流经麦田边,就算是在三伏天也未见过小溪断流,村里常年更是少灾害,蝗虫从未有过,便是如此。就算遇上大风大雨天,庄稼歉收,捕猎队进趟山,带出来野味带到镇上,换来大米,就也能够吃了。

桌上肉菜虽少,但也能隔三差五吃上一顿,毕竟家里虽无鸡鸭鱼肉,但堂堂捕猎队副队长家里还能少的了野货。

小七夹的菜不多,就把饭吃干抹净,毕竟牛叔虽把自己当家里人,花婶也照顾自己,但心里却不能没点数,两个小的还在长身体,牛叔也不能只吃饭。

放好碗筷跳下桌,跟牛叔打了个招呼,就出了瓦房,站在院子里望着这大青山,心中不禁感慨真是大好河山,此时夕阳还未完全落下,和睦的阳光斜斜照下,整座大山如庙中塑像般直泛着金边光彩,数百丈的高身简直如一尊镇世大佛屹立在眼前。

这青山虽极好但也凶险,自建村以来方圆百里的好汉不知有多少栽在山里,谁叫这青山诱人育山宝呢,上了年份的药材、拿到镇上各个部位能换钱的野货、甚至某些只在传闻中的山宝,都叫人向往之。

望着青山,虽是连云山脉的最外围,但此山却从不和其他边山相同,不是山鼠毛兔易见,野狼恶虎难显,而是山脚可见野猪,山腰处遇狼群,山顶常奔云豹、王字大虫,有时上千公斤足有一丈高的月牙熊也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