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要容易多,仗着长年在山上行走的经验,尽挑边沿小路,避开了其他人,脚步如飞,一步换他人三两步,没一会儿就轻声轻落的回了家中。
将箩筐轻轻放至地上,慢慢翻起木盒,仔细开始欣赏起来这些木材,这次真是发了大财,其中有二十几株二十年份以上的,十几株三十年份的,更有数株足足有五十年的火候,还不止,还有一株只在书里见过的赤土天麻,据闻是只对练气士有效,观其年份,已超越六十年,他是分辨不出来了,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对他一定是大有作用的。
小七嘿嘿的傻笑着,不断的抚摸这些药材,真是吃的了大苦,才能发的了大财,那帮采药郎恐怕都傻眼了,他们恐怕也没想到老子有大毅力,能半夜就爬起来,上山采药。
小七再看了一阵,才停下,将其中一些对他没什么用的,或者没什么疗效,就取出重新放入箩筐中,这些是他准备带到镇上,换钱买其他有用玩意的。
把其他都小心藏好,这才脱下汗衫,静静躺在床上,终于能好好休息一阵,或是太过劳累,一口气缓缓吐出,直直就进入梦乡,等到日上三竿,花婶亲自进房门,喊他吃饭,才醒来。
一觉醒来,就是舒坦,摸了摸大腿,发现不在酸胀,站起身来缓缓舒展起来,按摩按摩脚部。
小七没有让他人多等,熟门熟路来到桌旁。
饭菜依旧如昨日茂盛,早餐上除了一小方盆的鸡蛋,还有每人面前的连筋肉排骨。
将酱菜放在一旁,喝着粥,嚼着大白馒头,就吃了起来。
习武的人都吃的特别多,小七又另外再啃了两个馒头才罢休,打了一个饱嗝,擦了擦嘴,肚子已经滚圆,这日子真是舒坦,但小七明白这是基于牛叔在村里的威信和强劲的实力才带来的。
麻溜的跑出了屋,开始摆起了拳架,无论如何,垂阳六式的习练都不能放松。
…………
到了下午未时,烈阳已经没有正午时那么猛了,村里便开始张罗起大伙去镇上赶集。
小七背着箩筐合着牛叔一同来到了村头的空地上,那里已经停靠着一辆辆牛车,虽说村里也养着马,但还没阔绰到来让马来拉车。
青年和妇女上了车,一些人骑着马护卫者牛车,一些人则走在路上,靠脚力去赶上镇,当然这都是有不俗武力底子的人,青山村离镇上路可不近。
晃晃悠悠半个时辰过去,路上无匪无牲畜来扰,平安赶到了镇上。
迎面便是一蹾厚实的城墙,高约三丈,通体用大石块配合着蛋清米糊垒砌,结实得很。
城门大开着,几个卫兵例行公事站在门口值岗。
一行人慢步进镇,前方人群川流不息,来来往往。
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林立,尽显繁华。
这趟目的是在赶集中把村里半年积压的货给卖个好价钱,也同时让村里有闲钱的人家买点好东西。左拐右拐,不一会儿,就熟门熟路的来到已是热闹喧天的空地。
上面已满满都是人,大家都热情攀谈。空地上许许多多的摊位上都围满了人,满眼都是乡野土汉打扮,仅有少部分身穿绸缎钱褂子的富家翁在三五精壮汉子的护送下匆匆走过。
牛车上下来的妇人、青年不断散开,都开始逛荡了起来,而青山村有武力的好汉则不一样,这趟护送村里半年从山里得来的好货,是打算去专门的店铺里去售卖,
小七目送牛叔他们扛着一个个硕大的木箱,往一个挂着清木斋牌子的大帐篷走去,小七知道这是他们青山村长年合作的店铺,有好东西大部分都来这边交易。
小七也跟了过去,说句实话只是想见见世面,跟着队伍进了帐篷,里面显得宽大无比,显然是数个帐篷相连才有这规模,
小七知道周边集市里店铺如这般规模很少,大多都只有一个帐篷,清木斋不一样,实力雄厚,听闻背后有大商会支撑,财大气粗。
在镇上最繁华的街道上有一三层大的总店,这里也只是每年集市召开的时候才临时来一下。
小七进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把木箱都放在了地上。
从帐篷后面慢悠悠走过来一穿黑色绸缎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圆滚滚的身子如皮球般颤颤巍巍地艰难移动着,不时地拿起精美雕花作画的手帕擦了擦头上的汗,粗大如萝卜的手指上,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