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柳玉桢依然很奇怪,毕竟很早以前大臣们经常催陛下立后都没有结果,如今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就突然立后了?
柳玉桢又问柳父道:“陛下旨意下的含糊,阿耶你可知道陛下将立谁为后吗?”
毕竟是十多年没有过的大盛事,皇帝旨意只传到了礼部,其他官员大多不清楚,所以引起了柳家父子的好奇心。
柳父以自己在礼部从事多年的经验推论道:"封后大典没有迎亲这一步,说明皇后娘娘并非从宫外迎娶进来,那人选就是现今后宫中的皇妃之一了。"
柳玉桢一想,猜测着会是三位皇妃中的谁,于是说道:"程美人破相了不可能是她,如今位份最高的是程丽妃娘娘,难不成是她吗"
说话间,两父子已经进了太极殿,因为时辰还早所以大臣们就三三两两聚着,礼部一应大小官员都朝两父子围过来。
听到柳玉桢的话,一个官位小些的礼部官员神秘兮兮地说:"员外郎难道不知道吗程丽妃虽然名义上还活着,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凄惨地死去了!"
柳玉桢对这些了解的不多,看那官员的神色似乎另有隐情,于是追问道:"此话怎讲程丽妃娘娘不是好好的待在宫里吗"
"一年多以前那场承香殿大火,据说是程丽妃娘娘指使人gān的!"刚才那个官员明显有些门道,对后宫的事情知道挺多,于是手作了个往下挥砍的动作,接着说,"陛下查出来后,当时就命人将她……然后泡在酒里呢……只是这个消息被压下来了,所以不知情的还以为程丽妃娘娘还活着呢……"
官员说话的声音极小,眼神却十分恐惧,旁边听清楚了的人都觉得头皮一阵发麻。有人又想到承香殿大火烧死的柳惠妃娘娘,正是自己顶头上司礼部尚书的女儿,立即转移话题说起了别的皇后备选人。
另一个官员分析道:"这样说来,皇后娘娘人选必定是孙淑仪和王顺仪中的一人了"
其他人也觉得有理,纷纷点头。毕竟孙淑仪和王顺仪都出身世家大族,不过一个是文官之女,一个是武将之女,要说当皇后,也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后宫里明面上位份最高柳惠妃娘娘,虽然位亚坤仪,贵为列妃之首,但是文武百官皆知她早已在一年前葬身火海。
如今宫里说是有柳惠妃娘娘和她儿子秦王殿下,但满大兴城都知道,那不过是陛下不愿面对惠妃已死的真相,编出来一个掩耳盗铃的谎言哄自己罢了,更不会有谁主动提起这个事去触陛下霉头,他们又不是寿星公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太极殿里大臣们都聚在小圈子里说话,随着时间过去,又有地位更为尊崇的皇室宗亲进来了,地位高些的文武官员纷纷向他们问安。
说是皇室宗亲,然而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究其原因就在于当今陛下的qiáng势,十几年前他刚登基的时候就联手程家和程太后除了一大批瞎掺和的宗亲,余者全部赶去龙城,非诏不得擅自离开。而在前年,元朔十三年和十四年jiāo接的冬季,又因为宗室联合程太后宫变一事,被失了柳惠妃的皇帝迁怒,又有一大群宗室以各种形式死去了。
但是这几个仅存的宗亲,都团团围着其中两个年纪只有二十来岁的青年人,脸上的笑容都说出的谄媚。
宗亲中的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陛下二子,生母是孙淑仪的魏王元琅;另一个则是排行老三,生母仍然待在冷宫里的周华妃之子,楚王元瑜。
直接访问:【香书小说】:https://www.xinwanb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