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六朝汉臣 > 第一百六十六章:邀造蜃楼

第一百六十六章:邀造蜃楼

“匡人可是有胜儒之法?”王贺目光灼灼,有些意动。

司匡摇摇头,

“此策无法胜儒,但可令墨家长存史册,被天下人铭记!”

眨眨眼,正色,“墨家可有兴趣?”

“不会是成为君王之走狗吧?吾墨家成立以来,并未效忠任何帝王……墨家,永不为仆。”

“放心,并不是。”陡然,司匡声音高昂,“此乃正义之事,仗义之行!”

王贺起身,作揖而拜曰,

“如此,请赐教!”

司匡含着嘴唇,从怀中掏出一块黄色帛书。

帛书的上面,是他昨晚提前用毛笔绘制的占城稻的图画。

“墨家理念为兼爱,非攻!”

指了指帛书上面的画,道:

“如今有一件利于天下苍生的任务,不知墨家意向如何?”

“利于天下苍生?”王贺愣然,盯着画,轻咦一声:“这个是,稻米吧?”

他作为齐墨巨子之后,在与楚墨、秦墨交流的时候,往往都是使节的身份。

自然认识很多地区特产。

荆楚之地虽然河流众多,鱼类丰富,但是更多的还是稻米。

这一种传承了几千年,来自上古时期的农作物。

“是稻米。但此稻米非彼稻米!”

司匡微微一笑,

“帛书之上的稻米,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单次亩产约八石!一旦种植,可多活数十万人!”

一汉石大约在三十斤。

占城稻在引进之后,亩产在四百五十斤左右。

考虑到现在的品种与后世的差了一千多年的进化,又因为二者土地面积有略微差距,司匡就保守地说出了八石的产量。

一边展示图纸,他一边发挥着“传销”的口才,不断地诱惑王贺。

“吾闻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百姓人人富足,顿顿食肉,体魄强劲,寿命加长,焉能不兼爱天下之人?”

“其非墨家毕生追求之事乎?”

王贺咽了口唾沫,脸庞略微抽搐几下,声音颤抖,道:“亩产四石?匡人莫不是在开玩笑?”

“吾大汉上等农田,在悉心照料,没有天灾,水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年的产量也不过这个数字的一半罢了!”

“如今汝告诉我,此作物不仅亩产八石,一年还能两熟!”

“虽然吾读书不多,但君也不能诓骗啊。”

王贺思考了一阵,高声:

“读书人不可诓骗读书人!”

知识分子之间起码也要有点信任吧?

这种事情糊弄糊弄那一群愚民也就算了,大家不会计较。

就像是道家之中,有很多不成器、流氓性格的人,向百姓宣传点石成金术一样,诸子百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不追究,也不提倡。

人嘛,总会是要混口饭吃的。

诸子百家虽然相互攻伐,但是数百年来,大家都心照不宣,决不进行毁传承的做法。

像儒家这种妄图罢黜百家,断人传承的做法,纵观春秋战国,从未有过。

如今王贺听了司匡的话,下意识地认为,这是把他当傻子了。

亩产八石?

呸!

骗鬼去吧!

如果说亩产三石、四石,哪怕是五石,都可以算作正常,勉强能让人接受。

这八石的亩产,产量已经不是跑了,这是在飞。

“王兄放心,鄙人,愿以祖宗名誉担保!若有半分虚假,天打五雷轰!”

王贺目光变化,晴晦不定。

他还是不敢相信。

问道:“匡人,此消息从何处得知?”

“实不相瞒,此乃一白头翁传授。”司匡轻松回答。

“轰!”

王贺瞳孔收缩,一口气没上来,顶的气管痛。

爆炸性消息?

难道匡人一身本事,都是从那里学的?

大汉之人,从上往下,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基本上都吃这一套!

偶遇白头翁啦、蒙到老头儿啦……

这都是仙人眷顾的表现。

尤其是刘盈、鲁元公主早年被算命之人称贵不可言,最终刘邦称帝应验;以及张良得兵法,寻师见黄石,这两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更是把白头翁这个词,推向了极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