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里头动静,还是挽chūn走进来,从回chūn手里接过那些簪钗,并叫驻chūn和回chūn先下去。
皇后叹息一声:“本宫一向都是戴通草花和绒花,怎么她们竟像从未见过似的,一径端这些簪钗给本宫比着……给本宫取通草花来吧。”
驻chūn和回chūn是跟念chūn一拨的年纪,当年都还只是长chūn宫里的小女孩儿,做的是院子里粗使的活计。这回是因为婉兮和献chūn都走了,这才从粗使的升上来的。虽说也都长大了,年纪是都十九、二十了,可是总归刚进殿内近身伺候,许多时候还不大会看皇后的脸色。
挽chūn有些为难:“主子从前头上戴的,都是令嫔亲手制的。主子吩咐过,如今令嫔已经是主子,那些她亲手制的头戴花便不宜再戴了,都叫奴才收了起来……如今只能再从内务府里要了。”
.
皇后听见“令嫔”二字,不由得望住镜子。
挽chūn也瞧见,皇后眉头抖了抖。
挽chūn自知失言,急忙福身:“奴才失言,还请主子责罚。”
婉兮从前是魏贵人,宫里怎么提起“魏贵人”三个字都行,待得婉兮晋位为嫔,定了“令”为封号,皇后便每次听见都是不高兴。故此挽chūn和念chūn都小心地平素尽量不提“令嫔”二字。一旦非要提的话,要么是故意错叫成“魏贵人”,要么就是叫“魏嫔”。
挽chūn和念chūn只是也不甚能摸得清楚,皇后究竟是不满意婉兮晋位太快,还是不喜欢皇上给婉兮这样一个封号。
皇后也只叹了口气:“算了,又不怪你们。令嫔……这个封号看样子是要一直陪着她了,我总得一日一日适应下来罢了。”
挽chūn这才明白,原来皇后还是不喜欢这个封号。
可是……这个“令”字又怎么了呢,为何叫主子这样不喜?
第618章 令解(5更)
只是这个封号有些独特,历朝历代也没见有哪个嫔妃以这个为封号的。而历数宫里现有的这些封号,无论是“娴”啊“惠”啊之类的都好理解,偏是这个“令”绝无仅有,一时说不出含义来。
挽chūn便道:“奴才倒不明白皇上为何给了她这样一个封号。照奴才来看,‘令’,岂不是说她曾是主子宫中的‘使令女子’?皇上这是叫她不要忘本吧!”
挽chūn这样说,原本是指望叫主子一笑,没想到皇后反倒疲惫地闭上了眼。
挽chūn心下没底,便赶紧再说:“要么,也就是她永寿宫正殿里悬着那‘令仪淑德’的陡匾,皇上顺手拿来其中一个‘令’字给她当封号罢了!”
“令仪淑德”又怎样,也只是泛泛说什么“美好的德行”罢了,这都是后宫里所褒扬那种空泛的词儿罢了,即便少见,却跟“娴”、“惠”啊的,又有什么分别了去?
“便如咱们长chūn宫,皇上也按着永寿宫那匾额的模样儿,御笔亲题了‘敬修内则’四字。奴才看,那自然比永寿宫的尊贵了去,一看就是中宫母仪!”
皇后却疲惫地摇了摇头:“够了。”
.
挽chūn惊得急忙跪倒在地:“主子?”
一个“令”字,除了解释出这些,还能解释出别的什么来么?
那她何曾说错了?主子又怎么会更难过了?
皇后深深吸一口气:“既然你想知道,那本宫就说给你听。”
“这个‘令’字,出自《诗经·大雅》中‘如圭如璋,令闻令望’一句。圭与璋皆为玉器,故此‘令’字体现的是玉德……你该明白皇上有多爱玉,便是皇子名字中皆以玉为名,皇上将这符合玉德的‘令’字给了她,那自是代表钟爱之意!”
挽chūn便是激灵一个寒颤。
可是皇后还没说完,她更显疲惫,要伸手撑住了额头才能继续下面的话。
“如圭如璋,令闻令望……你可知道‘圭璋特’?《礼记·礼器》中有云:‘圭璋特’。‘圭璋’,玉中之贵也;‘特’谓不用他物媲之也。诸侯朝王以圭,朝后执璋,表德特达不加物也。”
皇后霍地抬头:“听明白了么?诸侯朝见天子,执圭;朝见天子中宫则是执璋……而‘令’如圭璋之特!皇上将‘令’给了她,便已是隐隐含着以她为妻的意思!你们,终究懂没懂啊?!”
挽chūn身子一软,竟是跌倒在地上。
皇帝博览群书,用典便是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