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袁崇焕尚未到任,可是桓震离京之时,当面密谕分明是一体纠察,何以袁崇焕这等边塞大员心怀不轨,他竟没半点察觉?自从鞑子围城以来,先前几日还是每天都有奏报,言道军中平静无事,可是自打二十五日之后,便再也没有半点消息送来。莫非桓震也成了那袁崇焕一路上的不成?
------------
一百零二回
傅山给皇帝这般责问,自然一力替桓震开脱。可是他又不是桓震,所说再是天花乱坠,究竟也多了一层隔膜。好容易劝得崇祯暂息雷霆之怒,容传召桓震当面查问之后再行定讞,已是出了一身大汗。他出得宫来,当即设法与桓震通传消息。买通了守城将官,让自己一个仆人缒下城去往营中寻时,却说桓震几日之前已给袁崇焕差往山海关公gān去了。山海关与京城悬隔千里,就算送得信去,怕是皇帝早等得不耐烦了。
他无法可想,正自独坐灯下发闷,忽然院中亮起一团火光。老院公急忙赶出去瞧时,并无半个人影,正要转头,但听啪嗒一声,一块石头从墙头打了进来。那石头上缚着一张纸条,却是说桓震现下给袁崇焕扣留在军营之中,并没去甚么山海关。傅山看了,一则以惊,一则以喜,惊的是大哥竟然与袁崇焕闹翻了脸,喜的是既然袁崇焕下手扣押哥哥,那么两人绝非同谋可想而知,皇帝追究之事说到底至多是察访不周,处事不当,这个通逆的罪名眼见是扣不上的了。
想了一回,总觉此事还是原原本本地禀报皇帝为上。他官居礼部主事,早朝原是没他分的。正在那里缮写奏折,却听院公又再大呼小叫起来,原来又有一块同样的石头砸了进来,石头上也一般地缚着一张纸条。打开来看时,却是告知桓震就要进城,要他速速接应。
傅山惊异不定,心想此人一再通知,对桓震的行踪如此了如指掌,不知是敌是友,是福是祸。看看天色将明,不敢迟误,当即赶上城去。却也凑巧,他从北城门上城,一上城头,便瞧见桓震正在城下张望。虽然阔别二载,却也一眼就认了出来。看他四处逡巡,想是无由入城,当即大声招呼。
桓震这才明白事情由来,明知那两番留书之人即便不是颜佩柔,也定是她的同行之人。这些人忽而刺杀自己,忽而又帮着自己传递讯息,真叫他昏了头脑,不知彼意何为。两人并肩偕骑,很快便到傅山家中,未及下马,老家院已然迎了出来,说是宫中方才来人宣召,说是陛下叫傅主事立刻觐见,不得迟误。
桓震道:“既如此,不如你我同去。想陛下定也叫人往城外营中宣我了,倘若哥哥不去,那却不好。若是陛下不曾宣召,前日他既曾当面责问于你,哥哥去解说一番,也是该的。”傅山想了一想,觉得并无不妥,当下应了,嘱咐老院公几句,调转马头,径奔内城而去,在城门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
两人给执事太监引着,一路来到文华殿外。执事太监进去通传,桓震左右一瞧,低声与门口立着的执灯太监寒暄起来。那太监虽不认得桓震,瞧傅山却是眼熟,加之掌心里给悄悄塞进了几两银子,言语之间十分客气,从他口中,桓震知道周温两人同几位阁臣是散朝之后便给留了下来的,袁崇焕却是方来不足半个时辰。桓震笑道:“公公好记心。但不知那袁崇焕可曾与何人同来?”那太监想了一想,摇头道:“不曾,只是他一人。”桓震听说祖大寿并没与他一同入宫,略松了一口气。
直接访问:【香书小说】:https://www.xinwanb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