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空明传烽录 > 第166章

第166章

还没容他多想,多尔衮已经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抱住他双足,泣不成声的道:“多尔衮胆小怕事,知道了阿敏的逆行,却没早来禀报大汗,死罪,死罪!”皇太极眼见他如此,也就不好再为已甚,伸手扶起他来。多尔衮连连叩头,道:“大汗不饶恕多尔衮,多尔衮决不起来!”说着竟嗖地一声拔出了腰刀,横在颈上,大声道:“大汗不肯饶恕,多尔衮只有一死以明心志了!”

皇太极连忙夺下刀来,拉着他手亲亲热热的道:“咱们兄弟怎么说起这等话来?你忠心耿耿,哥哥向来心知肚明,只要你往后仍然这般效忠于我,大汗决不会不顾手足之情。”他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暗暗提防这个小弟弟。须知多尔衮乃是先汗生前最宠爱的一个妃子乌拉纳喇氏阿巴亥所出,先汗爱屋及乌,对他也青眼有加,竟有传言说大汗临终之时,召见阿巴亥,便是要将汗位传与多尔衮。皇太极自然也听到了这传言,是以即位之后,便矫先汗遗诏,迫令阿巴亥自杀殉葬了。

往后的日子里,这个年方十五岁便给自己任命做了固山贝勒的多尔衮,对自己表现得忠心不贰,在战场上又聪明敢战,还得了“墨尔根戴青”的赐号。表面瞧起来,他是不曾把生母被害这一笔帐算在自己头上的,可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如今的表现是不是委曲求全,韬光养晦?若真如此,那么这个年纪轻轻的多尔衮,可是比代善、莽古尔泰都难对付的一块绊脚石。

皇太极想着这些陈年旧事,沉思不已。范文程在旁道:“文程闻得阿敏有作乱之心,便紧急筹谋对策。罗顺所部前日与我大军一战,兵力损耗几近殆尽,倘若此时再战,定可一鼓而破。现下天尚未亮,我若趁夜而走,金国奇不明究里,必不敢追,待到明日天亮,明军行军远远不如我,也就追赶不上了。我大兵一旦越城而出,到了蒙古境内,便有归顺诸部为我供给粮秣、补充兵员,那时正如鱼归大海,鸟入长空,再无可惧。”皇太极连连点头,恰好此时各部已经预备妥当,当下一声号令,三军摸黑奔北方行军。

金国奇手下探得了后金兵动向,一则天黑,二则先前得过桓震明令,说是两造正在谈和,也不敢轻易追击,只由得五万多人夺路而去。

话分两头,却说阿敏望得皇太极远去,当即下令停战。后金兵不明所以,只知道主帅叫停手,一个个住了刀兵,望着阿敏。林丹见状,也喝令部下暂且鸣金收兵。阿敏策马上前,大声叫道:“我要见桓老大人!”林丹与身后一人互望一眼,那人策马自坡上急奔而下,到得后金阵前,控缰而立,笑道:“桓大人并不曾来。”阿敏摇头道:“我不信。我分明见你阵中打了桓字旗号,何以他却不在?”忽然凝神望着huáng杰,端详许久,蓦然惊呼道:“你……你是那姓huáng的汉人!”那人笑道:“正是在下,二贝勒久违了。”

这人正是huáng杰。那日桓震向周延儒献暗渡陈仓之计,却密地里遣huáng杰抢在周延儒的使者头里赶到林丹大营,先与林丹立下密约。林丹审时度势,但觉多傍桓震一株大树并无坏处,于huáng杰提出的数条一一答应下来。此次皇太极偷袭,huáng杰照着桓震的吩咐,先行教会了林丹部下蒙古兵几句简单汉话,叫他们在两军对阵之际呼喊出来;又打出桓震旗号以为疑兵,果然骗得皇太极军心浮动。可是阿敏竟然会临阵倒戈背叛了皇太极,这却是桓震做梦也不会想到的好事。

------------

一百四十五回

huáng杰想了一想,道:“桓大人果不曾来,事已至此,我又何必瞒二贝勒?你想会他不难,且令手下尽皆抛了兵刃就缚,我自引你往密云去拜见。”阿敏叹了口气,道:“女真人向来不投降。我今日罢兵,只是要与你桓大人谈和。你若定要迫我缴械,我宁可率部死战至最后一卒,决不令你称心如意。”huáng杰面露难色,想了一想,道:“兹事体大,在下却做不得主。还有一个法子,请二贝勒将部下尽皆留下,jiāo由林丹汗暂且统领,孤身随我往密云去。否则此事免议。”

阿敏权衡半晌,只觉已然叛了皇太极,倘若不能同桓震谈和,就算打赢了回去,早晚也是死路一条。自己父亲当年的遭遇,他至今仍然耿耿于怀,无时或忘。一咬牙,点头道:“就依你。我留下儿子爱尔礼带领部队。”林丹闻言,冷哼了一声,碍着huáng杰在此不曾发作,心下却暗暗盘算,阿敏去后如何整治爱尔礼与他的七千jīng兵。

桓震不久收到huáng杰传来战报,听说阿敏反水,一时又惊又喜,惊的是全没想到阿敏竟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