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桓震早知他有此一答,追问道:“那么岳父心中,谁可充使者之任?”从这个问题的答案之中,他便可以推断出温体仁对崇祯帝的态度如何,是杀还是留。如果要在半路上谋杀崇祯,在温党的骨gān之中,周延儒与温体仁素有心结,两人面和心不和,一定不会被温体仁委以此任;张捷虽然深得他信任,可是做事有时候不能瞻前顾后,这种泄漏半分就要掉脑袋的事情,温体仁也不会叫他去。其余人等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唯有王应熊一个人,胆大心狠,行事把细,是个无法无天的人。温体仁若不想让崇祯活着回到北京,那么使者必定是王应熊。否则,便可能随便派遣张捷之流前去。
发布温体仁瞧了桓震一眼,仍是淡淡的道:“明日朝廷之上,自有分说。你带回了皇太极的国书没有?”桓震这才记起,连忙从怀中取出多尔衮jiāo与他的国书。温体仁打开瞧瞧,点头道:“好。你此次来京,算是擅离汛地,还是莫要迟延,即刻赶回去的好。”桓震一怔,心想他gān么这么着急赶我离京?唯唯答应,告辞离去。
发布
------------
三十五回 温氏女佯为贤妇
发布他出了温府,便对huáng得功道:“他要轰我快走,我偏要留下看个究竟。京里耳目众多,得寻个安稳所在呆上几天。”沉思片刻,却觉哪里也不安稳,温体仁的触角无处不有,难说不会被他发现。huáng得功却道:“大人孤身入京,得功一人之力只怕不能护卫周全,还是快快回辽去的妥当。”桓震知道他是好意,想了一想,也觉得就算在京里滞留下去,也没法子露面探听什么消息,倒是走了的好。
发布连日连夜地赶回辽东,他人到山海关,朝廷里的八百里急诏恰好也送到了。时值年末,赵率教正在山海关一带检阅关防,桓震心想不妨前去拜访他一下,当下亮明自己身份,教关兵引着去见,只说自己巡阅保垒,偶然经过山海关附近,来探一探旧日同袍。赵率教老而弥坚,虽然两鬓已经染霜,身体依然壮健如昔。见了桓震,也是十分高兴,谈起往日一同在遵化城下苦战,想起那些捐躯的将士,都是唏嘘不已。赵率教道:“率教有意在遵化起一座忠烈祠,以便后人景仰缅怀,欲求百里题匾一幅,万望勿吝。”
发布桓震愕然笑道:“赵大人岂不知我的一笔臭字,如同jī肠一般弯弯曲曲,如何拿得出来见人?”赵率教给他逗得一乐,哈哈笑道:“百里过谦了。率教也是一介武人,哪里又懂得什么行草隶书了?只不过若真请了什么名家椽笔来写这匾,恐怕那些染血沙场、马革裹尸的将士们,也没几个能看得懂。”桓震推辞不过,只得答应了。赵率教吩咐人取笔墨大纸来,桓震醮饱了笔,转头问道:“写什么好?”赵率教不假思索,道:“忠节二字如何?”桓震微微摇头,俯首沉思,忽然挥笔大书四个字“乾坤正气”,虽然并不讲什么间架笔法,可是一挥而就,却也有三分气势。
发布抛笔笑道:“尽忠不过忠君主,死节不过死朝廷,何如天地间一股浩然正气哉!”赵率教怔了一怔,终于点头叹服。桓震感慨道:“遵化一役,多少勇烈之士舍生报国,你我今日的官爵功绩,可说全是他们给的!”赵率教容色黯然,huáng得功在一旁听着,想起自己在那一战中阵亡的同胞兄长,早已是热泪盈眶。
发布一个关兵匆匆走了进来,躬身道:“禀赵军门,朝廷有八百里加急快报到。”赵率教微微一惊,不敢怠慢,拱手告了一声罪,要过快报来拆阅。桓震不好伸头去看,只得在旁装作若无其事的等待,其实心里却已经急得如同着了火一般。
发布赵率教匆匆看罢,笑道:“原来是朝廷派往朝鲜去宣谕新君即位的使臣,一行五十多人已经出京,不日要从这里经过。”桓震心里一跳,暗想这么快便来了,qiáng压住心跳,装得毫不在意,随口问道:“使者是谁?”赵率教不疑有他,答道:“是右中允huáng道周。”桓震只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觉脱口叫道:“什么?”赵率教笑道:“百里年不满三十,怎么便重听起来?使者是右中允huáng道周啊。”桓震呆在那里,动弹不得。竟然以huáng道周为使,温体仁究竟在玩什么把戏?他该不是当真要奉迎崇祯还朝罢?这种自掘坟墓的蠢事,岂是温体仁这等老狐狸做的?
发布这消息一到,他再也不能安坐,急忙起身告辞。赵率教直送出关,这才回身去安排迎接使者的诸般事宜。下给辽东巡抚的诏书,几乎与他前后脚同时抵达广宁,宣谕的司礼太监读罢诏书,双手捧给桓震,顺手捏了他手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