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空明传烽录 > 第244章

第244章

周延儒当上辅大臣后,阮大铖找到周,送给他很多银子,希望自己能出仕。周对阮说,我是被东林推荐出来的,你的名字在逆党名单里,不好办啊。阮大铖说,那让马士英出来做官吧。周同意帮忙。崇祯15年六月,经周延儒相助,马士英出来当上了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庐、凤等处军务。因此事,马一生都感激阮。马士英在征剿流寇方面颇有韬略,也立了些功劳。

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南京的大臣们准备立新君。这时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都逃难到了淮安。按照嫡庶远近支该立福王,但东林党人因为当初三大案和老福王有过节的原因,坚决拥立潞王。并说福王有七不可立。而马士英等坚决立福王。并游说江北四镇支持。在四镇的qiáng力支持下,马士英将福王迎到南京。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年号弘光。但内阁辅是史可法,马士英心中不满。命江北四镇要求史可法督师淮、扬。而马自己留在朝内辅政。接着,马士英为了报答阮大铖,推荐阮出来做官,遭到大臣们的qiáng烈反对。福王最后启用阮后,东林党的大臣们纷纷辞职或是告老还乡。弘光朝的朝政就掌握在马士英手里了。这时又接连生了南明的三大案,大悲,童妃,太子案。特别是太子案,使湖北的左良玉有了借口,起兵清君侧,顺江而下。马士英不得不将江北的军队调来抵御左军。虽然制止了左军东进,但清军南下扬州失守,史可法殉国。随后,清军渡过长江,福王投奔huáng得功,马士英也逃出南京,沿途州县知道他是马士英,都闭门不纳。后奔杭州投奔潞王,不久清军到杭州,潞王投降。马士英又逃离杭州。此时马士英开始后悔举荐阮大铖了,因为阮,自己背了个骂名。马士英又想投奔鲁,唐二王,都被拒绝。后被清军擒杀。

将马士英列为jian臣,我觉得不尽然,充其量他只算是个不走运的权臣。他立福王是出于私心,东林他们想立潞王不也是打自己的算盘吗?而且结果表明,哪个王当皇帝的结果大致是一样的。东林的那些人也不是好东西,拉帮结派,对不是东林党的大臣,都视为jian党。弘光朝延续了明朝的党争,东林在里面的角色也不光彩。而且最后,东林的不少人降了清,马士英却始终以明臣自居,投奔潞,鲁,唐王,直到被杀也没有降清。马最大的错误就是推举阮出仕,至于说与清议和,这不单是他一个人意思,南明好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当时朝廷的主流是“借师助剿”,甚至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时候,还商量着要给他表彰呢。

------------

集中回复两句、秦弓两位的书评:

首先得求求两位大大,有这么长的书评还是跟我qq吧……我眼睛都看花了也。看花我的眼睛不打紧,要是看漏哪位的jīng彩意见,我可是痛哭无地哦。而且我这样回复也有骗字数之嫌……不好吧!

不说这么多,集中回复吧。

□ 我同意“带长剑兮挟秦弓”兄的意见,明末确实是一个没戏的王朝,很难写。写汉末、隋末、唐末都比明末好写。因为作者的意思,既要qiáng盛明朝又要抗击满清,难度太大

看得好就说两句 <5-16 12:42>

□复:明末固然是最难写的王朝,可是也是我心中一个抹不去的情结。

直接访问:【香书小说】:https://www.xinwanben.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