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战争结束了,石油的价格已经在不停的下跌,很多的炒家都在这场石油大战中还苦苦挣扎的时候,此时赵华的目光是紧紧的盯向另外一个大的行动,赵华的目标是苏联,主要是在卢布。
其实,赵华早在来米国之前,就已经下手了。出国前, 赵华就让韦伊伊在苏联暗自行动,韦伊伊现在在苏联可是有相当大的能力了,赵华也暗示她要多和叶利钦搞好关系,赵华让韦伊伊向苏联中央银行拿到了一笔两百亿卢布的高息贷款。
韦伊伊对赵华为何需要那么多的资金投资很是费解。现在老公也不缺钱啊,难道老公有什么大的行动吗,不过对于赵华的命令韦伊伊不会多问什么的,只要执行就可以了。
这笔钱很快就到帐了。赵华当时也没想到能贷出一大笔,但是韦伊伊已经完全的深入到破落的苏联的每一个角落,可能是因为利息高,最主要的应该是韦伊伊送了那大鼻子千分之一的利息回扣,这笔贷款就以支援亚非拉国家发展的名义落到了赵华的这家离岸的投资公司的账目之下。。
赵华叹了口气,想想也是,苏联解体前gān部之腐败已经骇人听闻,解体后更是那些原来党的jīng英瓜分了苏联的财富,凭韦伊伊在那边经营了一年多之久的面子,借出两百亿卢布也不足为奇。
赵华此时的确也是想搞投资,但是另一个目的就是炒卢布,打的是一石二鸟的主意。
两百亿卢布借出时等于三百二十亿美元,十年的长期贷款,而十年后,还给俄罗斯国家银行应该是……
曾凌风拿起了桌上的计算器按了下去,过些日子,卢布狂跌,俄罗斯政府不得已发行新卢布,一新卢布等于一千旧卢布,而新卢布是5卢布兑换一美元,然后跌到二十多新卢布兑换一米元,按对米元的汇率,旧卢布等于跌了两万多倍,按照后面25新卢布一米元的话,也就是现在的两百亿旧卢布十年后价值是……一百二十八万米元。
一百二十八万?看着计算器上的数字,赵华揉了好一会儿眼睛,虽然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但事实摆在眼前,还是半晌回不过神。
好一阵才恢复正常,挠挠头,很有些不好意思,想不到自己也成了瓜分人家苏联人民财富的罪恶阶级之一员。这两百亿卢布,三百二十亿美元,等于白送给了自己的公司。
更妙的是,这些资金给自己拿去投资,将会产生数倍的利润。赵华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天才想法。这才是真正的空手套白láng。
在贷到这两百亿卢布之后,赵华很快的就将其全部兑换成美元和huáng金,为后面的行动埋下了伏笔。
其实,赵华清楚,他之所以能够因卢布赚大钱,是因为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领导层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错误,甭管这是不是他们有意犯下的错误,反正他们就是犯了。
------------
第360章 下手机会
第360章 下手机会
了解东南亚危机的人都知道,起因是泰国对米元的汇率由硬性结构,变成自由市场浮动。给索罗斯一个机会。那么苏联正好相反,苏联有两种货币,一种是卢布,一种是信用卡,本来这种制度能有效的防范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袭击。
从表面上看,俄罗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俄国政府极不负责。从91年开始改革之后,政府把自己发行货币、国债和私有化证,用各种的方式全都蒸发掉了(也就是赖掉了)。甚至放在国家银行中的居民储蓄,也都被他尽数吃光。谁拿着政府发行的这些货币票证,算谁倒楣。谁拿着银行的存款单,就要小心这存款一年之内贬值1000%。结果人们只把美元和马克当真钱,民众一旦有了这种心态,别说什么改革了,连正常的经济活动都难以进行。
另外,俄国改革也违反了若gān常识性的规律。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们会犯这些错误。既然是常识,人人都应该明白。如果说盖达尔和邱拜斯是书呆子,从学校直接就进了政府,那叶利钦和切尔诺梅尔金可都是很有经验的政客和企业家。
实际上盖达尔和邱拜斯只是俄罗斯官僚集团使用的棋子,或者说,是被利用的红卫兵。苏联的改革和华夏国的特殊时期有相似之处。其时间长度和破坏程度也近似。作这么大的事情,总需要有打冲锋的红卫兵。
俄国改革红卫兵和华夏国特殊时期红卫兵一样,直接从学校里拉出来。然后让他们承担gān坏事的主要责任。但真正起作用的是红卫兵背后那伙人,那就是苏联的庞大的官僚集团。他们才是这场改革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