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腊八了,他没有想到邓如杨从京里赶回来陪他,高兴的让林夫人整了好酒好菜,一起坐到桌子上喝起来,几杯小酒下肚之后,林山长的话多起来,问道:“你又请假了?”
邓如杨笑笑:“也不算请假,腊八节总要让人回家吃顿腊八粥吧!”
林山长笑眯眯的问道:“说得也是,在翰林院里呆着感觉怎么样?”
邓如杨回道:“能学到很多东西。”
林山长点点头:“那是自然,民间是民间,官场是官场,不一样!”
“是,义父!”
林山长问道:“你今年不小了吧?”
“是,义父,二十七了,开了年就二十八了!”邓如杨拱手回道,心里有些激动,难道义父知道了?
林山长问道:“京里有人给你做媒吗?”
“有!”听到问话,邓如杨激动的心冷却了,看来义父并不知道。
林山长提醒说道:“遇到合适的就成个家吧!”
正坐在桌子上吃饭的另外两个女人神色各异,林夫人看了一眼邓如杨,又用余光看了看低头的儿媳妇,不动声色的吃着饭。
邓如杨叹了口气,“像我这样的孤儿,如果不是义父,如果没有遇到小锦,不可能有这造化!”
“有了这好造华就好好把握吧!”
“是,义父。”
林山长朝两个孙子说道,“你们邓叔回来了,等下让邓叔带你们放炮仗!”
“真的,祖父?”
“当然是真的。”
“谢谢祖父!”
“你们该谢谢邓叔。”
邓如杨笑道:“义父,看你老客气的,你要是再客气,我可不带他们去玩了!”
“好,好,不客气。”
林夫人几不可见的看了一眼一直低头吃饭的儿媳妇,又看了看高兴的又跳的孙子,再看看依然如旧的义子,入了翰林还能一如往昔,自己应当高兴才对,可为何就高兴不起来呢?
林家人的晚餐在两个男娃高呼声中结束了,还没等邓如杨下桌子,一对双胞胎就拉着邓如杨准备出去了。
邓如杨面带笑容无奈的看向林山长,林山长高兴的挥了一下手,“他们能快乐的日子也不多了,去吧!”
“义父?”邓如杨不解。
林山长笑着解释说道:“书明明年要到禁军去半读半参军了。”
邓如杨问道:“半读半参军,那岂不是像那些受恩荫的贵胃子弟一样?”
“是”林山长点头回道。
林书明插嘴说道,“我要和夏候爷一样了!”
林山长失笑:“你要是能有夏候爷一半,林家祖坟算是冒青烟了!”
林书明拍着小心脯说道:“祖父,你放心,我肯定有夏候爷的一半好!”
“好小子,祖父就要爱听这话。”林山长听到孙子保证的话,感到非常欣慰。
“那现在能让我们放炮仗了吧!”
“去吧,去吧……”
两个男娃拥着年轻有为的邓如杨去放炮仗了,林山长暗暗叹气,自己再怎么对两个孙子好,也老了,有些事,有些思想跟不上了,还真要如杨多回来陪陪他们。
林夫人对准备收拾碗筷的媳妇说道,“这些让下人收拾吧,你跟去看看,别让他们玩过头了!”
丁燕琴顿了一下后放下碗筷,给林夫人行了个礼,“是,母亲!”
林夫人看着儿媳妇带着喜悦的步子跟了上去,深深的叹了口气。
林山长见她叹气,说道,“你也觉得咱们孙子要跟年轻人接触?”
“我不是叹这个?”
“那你叹什么?”
“我叹什么难道你不知道?”
林山长看了一眼媳妇的背影说道,“媳妇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林夫人瞪了一眼林山长,“当然好多了!”
“你朝我瞪眼什么意思?”
林夫人却不想说,转身走了,说道,“我去忙了!”
“你把话说清楚。”
“没心情说。”
“你……”林山长看着林夫人端着碗筷回后厨了,摇摇头,“有什么不能说的,真是的吞吞吐吐。”
不远处,炮仗声传了过来,随着炮仗声传过来的还有孩子们和如杨的笑声及谈伦,一切仿佛都岁月静好,林山长抬头看了看辽远的星空,墨黑的天际挂着星辰明月,仿佛转眼间就是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