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启奏:
“御马寺牧马苑使王长顺在宫门求见。”
李自成心中一烦。他想,打仗的事,他都操不完的心,说不定吴三桂和满洲的几万人马两天左右就会追到北京,哪有时间同王长顺见面呢?王长顺也不过是谈他御马寺的事,那是将来的小事情,用不着现在见面。于是他轻轻挥挥手,说:
“告诉王长顺,我很疲倦,正在休息。”随即他又考虑起打仗的事情来。
窦妃已经换去吉服,穿上了宫中妃子们的常服,来到李自成的面前侍候。虽然她的眉眼天生很美,却不能掩饰住忧愁的神色。她的脸色依然又嫩又白,却减少了自然的红润,不得不借助宫粉胭脂,掩饰新近出现的憔悴。这一切都被李自成看得清清楚楚。他心中有点难过,拉住窦妃的手,勉强地问道:
“明天夜间要退出北京,你全都知道了么?”
窦妃凄然点点头,胆怯地问道:“皇上,这宫中常用的东西,要赶快收拾一下么?”
李自成说道:“不用急,明天还有一天。我此刻心中事多,到明日我会吩咐。”
窦妃不敢多问,望一望李自成脸上的阴暗神色,听着他冷漠的口气,猜想明夜临退出北京的时候,八成会赐她自尽。她心中十分恐怖,十分悲伤,不敢再问一句话,也不敢放声哭泣,却禁不住滚落了热泪。李自成见她落泪,也没有再说什么,心中却忽然想道:王长顺见我,到底有什么事呢?
这时候王长顺在武英门外已经得到皇上不见他的口谕,他叹口气说:
“是的,皇上那么忙,又那么疲倦,我真不该这时候又来见他。”
然而他确实有话要说,他来到北京之后,听见了许多消息,也看见了许多情况。大事情,用不着他操心,可是他想到了一件事,觉得应当向皇上说出来。他想的是,现在北京的人对大顺军十分不好,应该拿出一部分银子临走前散发给城中饥民。还有大顺将士抢了那么多妇女,带在路上如何作战?也应在退出北京之前,放这些妇女各自回家,不要带走。就这两个意见使他坐卧不安,跑来求见皇上。如今既然见不到,他只好叹口气退出武英门去。
当他过金水桥的时候,看见有两个太监正在扫去地上鞭炮的碎纸,空气中还有很浓的火药味,不觉心中叹道:
“登极大典已经过了,人都散了,皇上也快要退出北京了,那么热闹的鞭炮声再也听不见了,只剩下一地的碎纸和火药气味。唉,我这个老马夫,也算经历了胜,看见了败,今后兴许还会看见大顺国如何转败为胜。”
四月二十八日,军情更加紧急。吴三桂的追兵已经过了玉田,正往西来。阿济格和多铎统率的满蒙汉大军也已经于三天前离开山海关,紧跟在吴三桂的后边前进。李自成命牛金星代他去永定门内的圜丘行“郊天”礼。他自己忙于部署军事,不断地在武英殿分别召见重要将领,面授机宜。宋献策、李岩一直留在他的身边,随时商议大计。
宋献策建议,第一步东守固关,北守大同,保护全晋,万一全晋不可守,从坏的方面想,第二步还可退保陕西。关中地方万万不可失去。要守关中,不仅要守潼关,还要北守榆林,南守商洛。而目前重要的是预先部署兵力。榆林一直由高一功在那里驻扎,不可轻动。李岩认为晋豫二省都不能失去,万一三晋不守,河南万不可失。倘若失去河南,潼关、商洛也都难守。李自成最关心的还是山西,想着山西与延安等地仅仅一河之隔,三晋不守,陕西关中也就很难防守了。自古要保关中,必保山西,所以他担心大同很不可靠。姜瓖和唐通是有关系的,跟吴襄、吴三桂也都是世交,如今唐通不知下落,很可能投降满洲了,既然如此,姜瓖也不会死守大同。倘若姜瓖在大同叛变,太原就危急了,榆林也困难了,因为从大同向西,从潢川渡河,不管是进攻榆林,还是南下进攻米脂,都不困难。
他们商量了一阵,简直想不出好的办法。后来李自成接受宋献策的建议,决定派李过率三千骑兵今夜出发,从居庸关外走宣化去大同,与姜瓖共同守大同和阳和一带。万一大同不稳,李过可以从偏关往西过河,或守榆林,或守延安,使敌人不能渡过黄河。商量定后,马上派人去告诉李过:下午进宫来听皇上面授机宜。随即李自成留宋献策、李岩在宫中吃午饭。当天的午饭也是既不奏乐,也没有繁文缛节。刚吃过午饭,李过来到。李自成命他立刻准备,挑选三千比较精锐的骑兵,黄昏以后出发,从居庸关外赶往大同,见机行事,谨防受姜瓖暗算。
李过说:“大同、阳和这方面,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