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人,又打散了,都说最后剩下一个人,骑着马逃走了。就是此人!就是此人!此人定是个大头目!可是绝不是李闯王本人。”
议论一阵之后,程九百要他的老婆和儿子将东西先收藏起来,然后他到大门外头去看马。
这时门外已围了很多人,都在看马,看马的辔头。一看这马确实高大,只是瘦了一些。看一看马口,觉得马有点老了。许多人指点着,说这马辔头实在装饰得好,有些地方是金花,有些地方是银花,正中间,挡着马前额的皮条上还有一块红宝石闪闪发光。程九百心中越发高兴。他已经发了很大的横财,又看见这镶着金银宝石的马辔头,少说也值几百两银子。他决定赶快给马换一套辔头。在他父亲当家的时候,家中曾经养过一匹马,至今已经相隔二十多年了,但还保留着一副很旧的马辔头。他叫老婆赶快将旧辔头找出来。他小心地取掉乌龙驹的宝贵辔头。不料辔头刚刚卸掉,乌龙驹突然跳起来,又踢又咬,使程九百不敢近它的身边,别的人也赶快躲开,害怕被它踢伤咬伤。乌龙驹愤怒地喷着鼻子,像人一样用后腿直立起来,发出一阵凶猛的叫声,然后纵身一跃,四蹄腾空,飞驰而去。程九百和许多人在后边追赶,哪里追赶得上!但见这匹战马,遇着一丈多宽的山沟,并不绕道,一跃而过,往牛迹岭方向奔去。
这天下午,程九百带了几个人往牛迹岭寻找逃走的骏马,果然看见它在死去的主人面前兀立不动,也不吃草。程九百和他的亲信们小心地从不同方向朝骏马走近,尽量不惊动它。骏马高抬起头,缓缓地转动一双尖尖的小耳朵,身子依然不动。直到程九百等人距离它两三丈远的时候,有人看见它的眼角有泪。大家都伸着胳膊,正要一起向前去捉,它突然一跳,从人们的空隙中逃走了。它逃出几十丈外,停下来回转身,又是兀立不动,向着它主人的死尸凝望。有人赶到时,它又逃走一段路,然后又兀立回头凝望。程九百等人追了几程,没有办法捉住它,而天色已经黄昏,只好失望而回。
昨天中午,那位给儿子送粑的老婆婆回到村中不久,正在替儿子另外弄东西吃,儿子因不见她前去送粑,回家来了。母亲将遇到的事儿悄悄地告诉儿子,将银子也交给儿子。母子俩都觉得十分奇怪:从来还没有见过对穷苦百姓这么好的人。他们猜想这人必定是李闯王手下的一员将领,被胡人打败了。人马失散,单人独骑,从死里逃生,路经牛迹岭,饿得可怜。这样想着,他们对这个被程九百杀死的人产生了深深的同情。第二天清早,这个农民约着他的两个堂兄弟,挑着盖水缸用的薄石板,带着镢头、铁锹,来到李自成露天陈尸的地方。离很远就看见那匹从程九百手中逃掉的高大骏马,正在用口不停地衔着青草和石头,掩盖主人的尸首。当他们走近时,那马惊觉地逃走了。他们还发现原来死者的头颅和尸身不在一处,现在在一处了。他们平日只听说有义马救主的故事,如今见此情景,无不十分感动。他们在地上刨了一个坑,将李自成的尸身和头颅放进去,上盖石板,然后铲一些黄土和石头,将石板盖起来。他们不知道乌龙驹的名字,只称它为“义马”。当他们把死者草草埋葬完毕,以为他们所赞赏的“义马”仍在附近,到处寻找,却再也看不见了。
李自成被杀的第三天,即五月初四日早晨,有一支李自成的余部,约一万多人,老百姓说有数万,不知从什么地方过来,突然进入空虚的通山县城。他们是来救李自成的,但是已经迟了。通山境内,清朝派来追赶、搜索李自成的人马已经退走,明朝的地方政权已经瓦解,所以大顺军在通山县城和四郊停留很久。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皇上被乡民杀死了,却由于牛迹岭一带方圆十几里的老百姓都逃光了,一时无处查询。他们在通山驻了下来,但因为人地两生,语言不通,所以仍然查不到李自成被杀的地方和尸首所在。加上他们不能不到处搜索粮食,经常攻破山村山寨,进行惩罚和报复,常常杀人、奸淫、烧毁房屋,老百姓愈害怕,他们也愈不能得到消息。经过一两个月,终于没有找到大顺皇帝的尸体,也不知道谁是杀害皇上的罪魁祸首,只好退往湖南。
大顺军的余部退走之后,通山来了清朝的知县,县境内基本上恢复了秩序。清朝任命一个叫佟岱的将领,汉军正蓝旗人,一直带领人马打到江西,奉命返回武昌,暂摄湖广总督。先是清朝负责追歼李自成的统帅、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向朝廷奏报:李自成逃进九宫山,兵尽力穷,自缢身亡,但是没有找到尸首。后来多尔衮又听说李自成并没有死,逃在江西,随即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下旨切责。佟岱到任以后,下令通山知县,务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