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在鄂北和鄂中一带去访问,看过了不少的部队,一般说来,作战精神和部队纪律都已经提得很高了。自然,中国的抗日部队是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方面,发展上是决不会平衡的,所以不免有少数部队,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而且战争是革命的、进步的,纵然一个部队具有特殊的情形,特殊的历史,只要参加过革命战争,慢慢都会变得适合这革命的需要。譬如一部机器,当所有的轮子都运动的时候,决不允许一个特殊的小轮子停止不动的。不动的轮子便不为机器所需要,一定得修理,修理不好时,就得撤换掉。
不过,社会上各种进步和运动不像力学运动那样单纯,那样机械。单说部队纪律的进步,也包含有许多复杂部件,互相牵制,互相因果。一个部队也不完全像一个小轮子:一个小轮子在机器中的运动是被动的,不会自己改正自己,修理自己,而一个军队是可以自我进步的。部队里长官的修养和生活态度,对于部队纪律的关系非常大。因为长官直接影响干部,干部决定部队的一切。比如何××师长他自己从事过多年的教育工作,有修养,有见识,并且严明,他的部队在××作战时就特别受民众欢迎,受民众帮助,士兵也特别富于牺牲精神。黄××师长是一个细心严谨的人,自己以身作则,凡事一丝不苟,他的部队就几乎成了本战区的一支战军。在他的军纪里边有“安门捆草”一项,曾有过一个连长在移防时没有招呼士兵将老百姓的门安好,稻草捆好,受了他的严重惩罚。罗家陡坡之役,黄师同侵袭敌人一直激战了八天八夜,终于把敌人打退。纪律好也是这次大胜的主要因素。其时有些老婆子甘心情愿给部队做向导,女人们自动出来抬伤兵,听起来令人感动得掉下眼泪。我没有读过军事书籍,据说纪律是军队的生命,经这次前线访问以后,我觉得这句话并没有一点夸张。部队纪律好,或纪律坏,都是在许多情形之下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
部队纪律好,能处处受民众欢迎和帮助,军队所需要于民众的,民众都乐意使他满意,军民关系自然融洽,军队也不需要去欺负百姓,并且民众既然都称赞其纪律好,官兵的自尊便自然会因而提高,惟恐再做出败坏名誉的事情来。再者军队纪律好,作战便处处受到民众帮助,就越发知道民众有用处,有力量。所以部队纪律往往好则加好,这是互为因果的。部队纪律坏,民众或是闻风而逃,或是不肯帮忙,部队官兵往往不肯反省,反而更怨恨民众,更容易做出不好的事情来。所以纪律坏的部队,如不痛自反省,彻底觉悟,往往会愈来愈坏,这也是互为因果的。军纪坏,民众逃,没有人当向导,没有人供给情报,没有人供给粮秣,没有人替你运送伤兵和东西,指挥官也痛苦,好似盲人骑瞎马。军纪好,不仅军民的关系是密切的、一致的,官兵的关系也是密切的,一致的,所以容易打胜仗。军纪坏,不仅军民的关系不密切、不一致,部队内部的关系也不密切,不一致,所以容易吃败仗。军纪好,打胜仗,第一民众更拥护,第二官兵的精神和自尊心更提高,第三长官更容易掌握士兵,第四官兵亲身体验到民众的有用处,于是,纪律就更会好起来。纪律坏,吃败仗,第一民众更不拥护,不帮忙,第二官兵的精神更涣散,心情更恶劣,第三长官掌握士兵更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形下,往往军纪更特别坏起来。
自然,纪律好的部队也会吃败仗,纪律坏的部队也有时能打胜仗,事情并非绝对的。但是,要明白,一次战斗的胜败是由许多条件来决定的,而军纪是其中万不可轻视的一个条件,一个因素。
纪律好和纪律严,是有不同的含义的,纪律严可以使纪律好,但这是自上而下的,勉强的依赖纪律而获得效果的。纪律好不一定全靠纪律的严,也可以依赖士兵的自觉,自觉是自下而上,纪律是依赖政治教育而获得效果的。勉强的纪律是不彻底的,当官长掌握士兵力量薄弱的时候,平常纪律好的部队也会突然暂时的坏起来。所以要使部队纪律彻底好,一方面固要纪律严,一方面也要士兵能自觉。
部队与部队之间,纪律上互相影响,纪律好坏,影响也不同。克服坏影响,接受好影响,必须努力,必须斗争。努力是实践问题,单是心下明白,嘴里说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以上的意见很零碎,这是拿我这文人的眼光来论军纪。
(原载一九四〇年二月二十五日《阵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