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月交响曲 > 默认卷(ZC) 日本行动方向之谜

默认卷(ZC) 日本行动方向之谜

是必然的,其余的问题只是开始的时间问题。但是真奇怪,这几天又差不多都忽然估计着日本快要南进了,到底日本玩的是什么把戏呢?

倘若我们深刻的考察了太平洋上诸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就会知道日苏战争在目前只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可能性,而可能性时时在受着主观和客观条件所左右,不一定马上就变成现实性。在这里,我们必须将一般人所举出的重要理由从新考察,而且不能带一点的成见或偏见。

希特勒竭力拉日本帮凶是很明显的,看纳粹德国在进攻苏联后立刻同意大利承认了南京的傀儡政府,就可以看出来这一要求的急迫情形。但问题是,希特勒希望日本怎样帮凶,却不像板上钉钉儿那样的没有活动余地。希特勒在目前的主要敌人有两个,一个是苏联,一个是英国,在英国的阵线中实际上还有美国。倘若希特勒在斯大林防线上碰了钉子,或急切的不能够速战速决,他大概最希望日本进攻苏联。但倘若希特勒估计到日本陆军因陷入中国泥沼而不能够再担负起更大任务,或希特勒自觉得进攻莫斯科很有把握,或英美在大西洋方面的威胁一天一天的严重起来,那么,希特勒希望日本南进的成分就会比较大。如果日本在亚洲东岸除对付中国外能不惜血本,全部贡献出海陆军两面牵制,希特勒当然会更加高兴。但是要知道,三国盟约和希特勒的要求,对日本未来动向只是决定条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根据。希特勒与苏联突然缔约,忽然开仗,在事前都可以不征求日本同意,日本的行动当然也有其独立自主性。三国盟约的实践是要强盗们在侵略行动上去相机运用,而不是对三个强盗无条件的绝对约束,所以只从德苏作战这一点来观察日本的未来动向是不够的,是没有真正把握住日本动向问题的深刻本质。

那么,问题愈来愈像一个谜,到底什么条件才是决定日本未来动向的主要依据呢?这一个谜的“谜底”是什么呢?

太平洋问题在最近不管是怎样改变,其基本的内容不外是日本军人集团的对别国的领土和经济的侵略和榨取,和因此而形成的日本与被侵略者的尖锐对立,和日本与英美苏的深刻矛盾。在问题发展的形式方面,当然以中日战争为主要表现,以日本的其他侵略行动为从属。所以在目前北自白令海峡南至马来亚,澳洲和印度,虽然等待爆发或解决的问题有一大串,却以中国问题为核心,为主要。不管研究日本北进或南进,都不能忽略了这一个核心问题。那么,日本北进同这一核心问题的关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日本这几年的侵略口号是“建立东亚新秩序”,在经济政治方面提出来所谓“东亚共荣圈”。这“共荣圈”所包括的除中国外主要是南洋,而不是西伯利亚。所以虽然英美苏伸手援助中国,而日本同苏联的矛盾却比较轻,这一点正说明了苏日两个性质绝然不同的国家为什么反可以订立成中立条约。苏联对日本从没有挑战行为,倘若说苏联的强大会威胁日本的安全,那么中立条约的缔结正可以减轻了这一矛盾,而德苏的战争更可以使这一条约得到保证,就是说苏联在西方有事的时期中决不会在东方放弃和平政策。倘若日本的陆军不陷入中国泥沼,倘若日本在南洋没有更急迫的需求和深刻矛盾,日本当然可以毫不犹豫的撕毁条约,对苏联进攻,像希特勒同样的说干就干。日本进攻苏联后并不能减去中国的抗战力量,更不能减去英美的压力,使自己陷入四面为敌的苦境,最不合算。苏联在海参崴经营了差不多二十年,在西伯利亚和外蒙边境也有强大的红军,日本如果去进攻苏联在目前尚无胜算。从日本陆军方面看,固然日本军人好大喜功,也许敢去冒冒险,但张鼓峰和诺蒙坎两次事件已经使这班武士们碰过钉子,使他们知道没有大规模作战的充分准备决不可随便尝试。如今,在对华作战进入第五个年头的今日,你说日本能不能抽调出二十个以至三十个精锐师团去对苏作没有把握的进攻呢?

再者,西伯利亚与南洋在经济价值上相差很远,而防御力却比南洋坚强许多倍,如果徒劳无功反妨碍了“中国事件”的解决。日本的军事政治动向是受财阀支配的,财阀们是最看眼前利益的实利主义者,你们想他们的算盘应该怎么打,何况几年来出头的是陆军,耀武扬威的是陆军,日本的海军不是很早就急于为天皇效死立功吗?所以在目前看来,日本南进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总之,一句话,日本的北进是冒险捕“熊”,向南是混水摸鱼,而问题是:“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比较最合理的推断是:日本第一步是南进,南进之后再看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