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时光隧道中,尽管忍受着无比的寂寞和孤独,但他们的心灵始终能与后人对接,让后人的血管里能永远流动着祖先的血液。
现旅居美国的著名画家周氏兄弟周少立、周少宁(周山作、周大荒系艺名),壮族人,出生于广西武鸣县,自幼习画。1980年初,他们突然得到花山壁画的启迪,两人便回到周少立下乡插队过的宁明县,来到明江,乘上竹筏,沿河漂流,攀上崖壁,对所有壁画进行临摹速写。所到之处,风餐露宿。三年后,周氏兄弟以油画形式,以写意与抽象的现代艺术手法,创作出了4000多幅壁画。1985年2月,幸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青睐,二人得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花山壁画艺术展览》,轰动全国。正是他们的作品,一下子让全世界知道了花山壁画,知道了2000多年前的壮族绘画艺术。
周氏兄弟的成功来源于花山壁画的灵感,更来源于他们所秉承的壮人所特有的坚韧的秉性。正如作家北岛先生对他们的评价:“恐怕与他们的少数民族的血液有关。与‘大汉族’文明过度成熟后的衰败相比,少数民族仍保持其率真、骁勇、富于创造性的生命力。所谓的内在力,也许正是来自这血缘的召唤……”
事实上,左江上的那些红色的灵魂,召唤的不仅仅是周氏兄弟,而是所有的壮人。
这是左江崖壁画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