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掌中物 > 第39章

第39章

元净徽的声音不乏欣喜:先生所注言简意赅,我还需细细详读再来请教,劳先生亲来了。”

杜恢起身道:不敢。”

他虽垂着头,但仍能感觉到对面有道探究的目光始终附在他身上。杜恢抬眼,正对上冯珣,四目相对后冯珣别开眼。杜恢也只作不知,坐下来摩挲着茶几上莹润的冰瓷摆件听公主发话。

元净徽早就察觉到每来此处杜恢都对这件粉青的细颈香炉十分流连,便说道:先生若喜欢便送与你,算是学生的谢礼。”

杜恢哑然失笑,又渐渐敛了笑意道:臣不过是隐约记得哪里见过类似的器物……”

父女俩的喜好十分相似,产自哥窑的冰瓷价值连城,在熙宁一朝因深得皇帝喜爱便仅作御贡,民间难得一见。

元净徽听他这么说便回道:这是从我父皇少府中拿的,他极爱冰瓷的器物,将一套极为罕见的粉青器尽数赐给了我。”

杜恢点头:此等珍品自然是大内御藏,臣眼拙,或是记错了也有的。”

冯珣听了牙酸,这时元净徽更道:不过父皇赐给我了就是我的了。杜先生若喜欢,我是真心实意想赠与你。昔日孔圣也收束脩,先生不必推辞。”

杜恢忙起身推拒,直言此物太过贵重。元净徽却道:先生性情洒脱,竟也计较这个?”

杜恢暗想这位果然是千娇百宠的小公主,这般轻易便能将她父皇的珍藏送人了。帝王即便富有万方,但这美轮美奂的冰瓷是需要机缘才能得的,尤其是这稀有的粉青色,便是少府收藏也必是费了不少jīng力。这件香炉同其他几件梅瓶、酒器、茶具本是熙宁帝元猗泽用惯的御物,杜恢念及此处又起了犹豫。

在这当口冯珣出言道:若杜先生觉得这香炉太过珍贵,殿下不若换成新得的箸香?”

元净徽想了想道:正是。冯姑姑去吩咐吧。”

冯珣冷不丁被元净徽点了名,暗道殿下总不会刻意将自己支走,便使了眼色给宫人们而后退下了。

待冯姑姑一走,元净徽揭了幂篱递给一旁的侍女,起身对杜恢道:杜先生莫怪。冯尚仪本就是父皇派来教导我礼仪的,自然讲究一些。”

她身量还没长成,但元氏皇族有鲜卑血统,个子要较华夏族高大一些。元净徽十岁的年纪,已经快越过杜恢的胁下了。杜恢听她说话如此明快,便展颜道:臣明白。”

元净徽仰头继续道:《太公家教》里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帝王家虽有不同,但既存了师徒名分,在宫中陛下和诸皇子皇孙敬太师少师,在这无量山庄明康自然也敬先生。之前的荀老先生亦然。先生不必太拘束君臣之礼,我也不过是个帝女,将来要出降到别人家里的。”

宫中都说大公主元道徽长得最肖似父皇,但这小公主也颇似君颜,这个年纪已经能隐隐窥见将来风华绝代的模样了。

杜恢细细打量她的脸庞,忽然沉声道:陛下怕是会舍不得。”

-------

杜恢,字博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起来这位仁兄

第26章

元净徽想了想点点头:大姐姐出降的时候父皇就很舍不得,亲自去了陆家。”

新昌公主的婚事是昭朝多舛之际难得的喜事,元猗泽给了长女元道徽无限风光。元净徽那时候陪着病重的母亲,并没有亲眼见到十里红妆的场面,只记得清瘦的母妃隔着一道薄薄的帐幕低泣我的兕儿还那么小”。

归宁的长姐鲜妍更胜往昔,停驻宫中的时候特地来看望她的生母。元净徽记得自己被长姐抱在怀里一道坐在母亲榻前,不多时父皇也来了,站在病榻前温言安慰了几句。元净徽已经不记得父皇说了什么,只记得长姐的手很温暖。她也不记得母亲回了什么话,只觉得母亲目送父皇背影的眼神分外忧伤。

杜恢见公主若有所思,正想出言带过,却见小公主笑了笑:我还小呢。”

杜恢点头,戏谑道:无妨,这些话冯大人都没听见。”

元净徽转身眼神掠向周遭的宫婢道:冯姑姑是宫中老人,是父皇指给我的,我敬着她你们更得敬着。只是无论在无量山庄还是延仁殿,我才是你们的主上,可听明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