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帝姬不妖娆 > 第73章 收获

第73章 收获

大河通水后,夏裹又叫人们在靠近河道的不远地方,都要挖上一个大大而且又很深的土坑。

吴老族长等人都觉得奇怪。但鉴于夏裹对于河道的通流作出的贡献,他们还是遵照夏裹的意思,在各自的靠近河道的地方,挖了好几个那又深又大的土坑。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如同打开了幅极富诗情的画卷。春日的清晨是一首唯美的诗歌,一曲动人的旋律,身临其境,陶醉其中。

阳光和煦地洒在院子里,桃树舒展着长长的树干,承接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柏树张开着刚硬刚毅的枝叶,突显出傲然挺立的姿态,处处葳蕤,绿意盎然。

不过,也有一片金黄色,那就是冬小麦。

附近的村民们,携家带口地来欣赏这属于春天的丰收。而强壮的劳动力则在秦书册的安排下,开始着小麦的收割。

几天功夫,千亩的冬小麦就收仓入库了,然后分批运往漠城。

于是,人们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劳作了。

很快,人们又看到了夏裹又要搞名堂。

她花银子买来了一大批树苗,然后聘请忙完春耕的劳动力,帮助她种植小树。

这块土地因为大河的截留,树木的生长不再茂盛,再加上人们无节制的砍伐,所以出现了方圆几里地,才挺立着一棵树的情景。

老人们自然明白夏裹此举是为子孙后代,所以他们不仅严令禁止族中人员砍伐那些小树木,家族稍微富裕者,也出钱买来树苗,托左邻右舍帮忙种植。

一时间,各个乡村之间种树成风。

个个都在模仿着夏裹 。可以说,夏裹种植什么,他们就在后面跟着种植什么。夏裹也不藏私,一有空,还组织这些人来开个会,讲述一些关于庄稼上的事项。

那可是几千年农耕社会积累的经验,老农们听得津津有味。结果,来听夏裹讲课的人越来越多,场地是一换再换。

待礼王妃来看女儿时,发现一千多人坐在广阔的场地上,聆听着夏裹举着大喇叭讲话。

这让礼王妃既好笑又骄傲。好笑的

是,女儿小小的年龄,能知道多少世事,竟让这些人听得如此入迷。骄傲的是,女儿年龄小,就能创造出那么多人间奇迹来。

“阿娘!”讲完课的夏裹,见到了礼王妃,便欢快地迎上前去。

“裹儿!”看到女儿的个头又长了一些,而且精神气还很好,礼王妃也很高兴。

母女俩相互搀扶着,来到了夏裹居住的别院。

夏裹居住的这个院落,规格还是相当高,连进三个堂门,才来到夏裹居住的地方。不过,礼王妃还是发现了不对头。

“怎么佣人这么少?”这话最终还是由陈嬷嬷提出来的。

“这个时候农忙,”夏裹一笑,有些尴尬。“庄稼地里时刻需要人。我把多余的人都派到那儿去了。”

“可你是帝家的宗姬啊,”陈嬷嬷有些心疼夏裹了。“总得有几个人侍候着吧!不行,我得把她们找回来。庄稼地里要人,我家宗姬也要人侍候。”

“嬷嬷,嬷嬷,”夏裹连忙上前来撒起娇来。“你不是带人来了吗?正好可以侍候我了。”

这下,陈嬷嬷不乐意了:“小宗姬,我带来的人是侍候王妃的,不是来侍候你的。”

“阿娘,阿娘!”夏裹就不找陈嬷嬷,直接跟王妃撒起娇来。“你就借给我几个人用。我那些人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这时候撤出来,不划算啊!”

“好,好好!”礼王妃抚抚女儿的双鬓,女儿的个子快有她高了,就要长成大姑娘了。一想到这些,她的心就软了。所以,她是不打仗就投降了。“我给你几个人用。”

见到阿娘的身体完全恢复健康,夏裹也是很高兴。当天,她亲自下厨房,给阿娘做了几盘好菜,蒸了一些包子、馒头。

礼王妃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吃过女儿弄的饭菜了。尤其那包子和馒头,她还是第一次吃。不用问,这肯定是女儿研制出来的。

吃了两个包子和一个馒头,再吃上一碗米粥,礼王妃便感觉到自己的肚子饱饱的。这下,她放下心来。作为父母的,就担心儿女在外面过得不好。

现在看来,最起码能

说明女儿在外面没有饿肚子。

至于其他的,礼王妃也不太在意了。反正,她这个女儿压根儿就没有当宗姬养。没看到王府的另外两位宗姬,连府门都没有出过。

傍晚,其他人都回来了。瞧着侍女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