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马车,夏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小巷里穿行。
屋檐下,风铃发出清脆的回响。被人们打磨得闪闪发亮的青石板路,则散发着幽幽的光。凸凹不平的路面,让脚板麻麻的,好像在做足底按摩,惬意极了。
走在这样的小巷,夏裹只能放慢脚步,轻轻再轻轻,不愿为她的来访打扰了这儿的梦。
这时,阵阵微风吹来,仿佛穿越千年时空的陈年旧事。塔楼上挂着的红红火火的大灯笼,也随风摇摆。
夏裹伫立在这有点历史的泥土墙下,遥想着那曾经有过的古国的繁华和沉落,回想那巍峨城池所经历的沧桑风雨,心中满是怅然。
她突然感觉历史就在一瞬间,让所有的繁华衰落在过往的烟云中逝去,让心中的感觉有点甜蜜,也有点苦涩,让那阵阵微风把遐思飘向远方。
九个商队的领队,连同秦书册都已经来了,他们在向夏裹靠拢。
夏裹则继续沿着人流继续行走。土木瓦顶下,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各种小商贩在店里忙活着。游人熙熙攘攘,欢笑声和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古色古香的店铺里,有的在卖扎染工艺品,有的在卖肉饵丝,甚至还有的把草鞋挂到店铺里卖。夏裹觉得自己恍如走进了《清明上河图》的一个片段。
漫步于这古老城池百转千回的街巷道,摸一摸斑驳的泥墙,夏裹感觉像触摸到了历史的年轮。
当她让目光在古楼的飞檐和雕花的格子门窗上轻轻洒落,历史的耳语就会在她的心中无声地流淌,领略着穿越时空的感觉。
这里没有车辆的喧嚣,没有世俗的眼光。屏息宁静之际,偶尔跳到耳畔的,竟是哪家庭院里紫藤花架上的鸟鸣。
避开熙熙攘攘的人流,夏裹走进了一处静寂的民家大院。这里古房老屋鳞次节比,错落有致。那随处可见的早已褪色的门楣,模糊的对联,无不显示着曾经的精致。
让夏裹无法不承认这是一方祥和富足的土地,勤劳的人们在用自己独有的方
式,向世人展现着他们的人生。
“我是初大人介绍来的,”对着大院的主人,夏裹彬彬有礼地说。“看看你们做好的马车,并帮助你们销售出去。”
“哦,哦哦,好好!”显然,大院的主人在为马车销售忧心。一听是初绪继介绍来的,也顾不得夏裹看起来年岁很轻,后面跟着来的一群人年岁不大,连忙带着他们去看马车。
很快,一大堆马车出现在大院。夏裹带人上去察看,发觉制作相当精湛,马儿也都是精神抖擞的好马。
“这马车,你一天能制作几辆?”夏裹在问大院的主人。
“五辆!”大院的主人想了想,便回答道。
“不行,”夏裹立马摇头。“你得多招几个,这样的车,一天十辆才勉强能应付得过去。”
“造十辆,我这儿的加班加点也能凑合着,”大院的主人还是流露出尴尬。“可是,没有多少人来卖啊?”
“有没有人来卖,那是我的事,”夏裹摆摆手。“每天要保证制作十辆以上,那就是你的事。”
“那没问题,”大院的主人拍拍胸脯说。“只要你卖得出去,不说每天十辆,就是二十辆,我也有办法制作出来。”
“成交!”夏裹拍板了。
把那堆马车赶出大院,夏裹便跟秦书册等人商量着销售价格。待销售价格敲定,他们又商量到哪个地段好销售。很快,地段也拍板好了。
“一切都协商好了,”夏裹开始宣布又一重磅消息。“现在,这些马车就由你们去推销。”
“记着,你们每个人在销售价格之上,每给我销售一辆马车,我就奖赏十两银子。如果十辆马车,就是一百两银子,依此类推,没有底限!”
顿时,李得胜等十个人就磨马霍霍,准备冲锋上阵了。
首先,秦书册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很空旷的场子。好几十辆马车往那儿一摆,就吸引来了许多人的目光。
李得胜等十个人就开始登台亮相了。无论他们是口吐莲花,还是同人一起乘坐马车,连聊带说,一天的功夫,那
从大院里拉出来的马车很快就销售一空。
同时,他们又把一大堆的订单送到了那位大院的主人手里。
“行!”瞧着那一大叠的订单,大院的主人觉得自己的手都在发抖。
这么多的活儿,恐怕得忙乎一年。听说从明儿开始,还会陆续收到其他的订单。大院的主人不得不说:“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