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帝姬不妖娆 > 第111章 相约

第111章 相约

艳阳高照,河风习习,没有比这更宜人舒爽了。

一群人赖在一家做茶干的小作坊里不想走了。

小作坊临街,当院一口大锅,柴火正旺,香喷喷的茶干正在放着各种佐料的大锅翻滚着,引得人垂涎三尺。

有人沉不住气了,提出就地购买就地品尝,立刻得到热烈响应。

憨厚的老板娘和颜悦色,微笑着拿出一个碟子,从锅里捞出一碟最新鲜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茶干来。

于是,这群人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地,就把那茶干消灭干净,怎么看都像一帮饕餮之徒,哪还有半点厮文的影子!

周畅见状,也有些口馋了,便挤进去买了两碟。

然后,他来到了崔旭之跟前,把大碟的递给自家主子,他就着小碟吃了起来。在崔家,按理说不能跟主子同吃同喝的,但崔旭之给了周畅特权,这让周畅在他的面前自由自在了一些。

吃完香干,崔旭之领着周畅漫步于这幽静古朴的小街。青石板铺成的路就在脚下,不知有多少人在这上面踏过。

街两边的店铺干净整洁,杏黄和大红的旗子迎风招展。那属于裹城特有的鹅毛扇,五颜六色地摆放在店铺门口,供人挑选。

听说用了这样的鹅毛扇,不会得风寒,做月子的和身子有病的人用了最好。

还有人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叫米饺的食物,据悉这也是裹城独有风味的小吃。

“爷,”周畅又感觉嘴巴有点馋了,便跑去买来两碗米饺,递给崔旭之一碗。“这儿什么都好。各种各样的铺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可还是有种铺子,这儿没有……”

“哦,”崔旭之走过大江南北很多的城镇,但属裹城最为干净。所以,他才能面对街头小吃,如此畅怀地大吃。“那你说说看!”

周畅吃完米饺,接过崔旭之吃完的空碗,将两只空碗还回原处后,悄悄地跟自家的主子说:“我盯梢了好几天,发现这裹城,没有像怡红楼这样的地方。”

“呵呵,”崔旭之笑了起来,无奈地手指指周畅。“裹城的主人可是一位宗姬。你要是敢在她的地盘上开这样的铺面,不用她动手,早就有人把你的皮给剥下来,扔到河里去喂鱼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周畅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他怎么就没想到这裹城的主人会是一位女子,还是一位出身高贵的宗姬

,难怪这儿没有妓院。

流过裹城的河水是那么的清澈温柔,散发着淡淡的泥土的芳香。泛舟其上,真正让人体会到了什么是心肺的通畅,什么是是灵魂的愉悦。

当人们乘舟依次穿过那一座座高而大的石拱桥,便能看到那一幢幢白壁青瓦静静地座落在小河的两岸,水墨画卷便映入到了眼帘。

“爷,我们以后就要住在那样的院宅里吗?”周畅兴奋起来了,手指着前方那白壁青瓦。

“嗯,是的!”

伴着清凉的风,让崔旭之有了一种在梦里的感觉,仿佛置身在若隐若现的前世今生。

曾经有人在《枕草子》中写道:将非常长的菖蒲根卷在信里的人们,都是很优雅的。

其实,云中锦书,水中鱼笺,纤纤尺素,枝上花笺……这些娴雅而古典的字眼,这些美好静美的词语,在这个时空,都是用来特指书信的。

这一日,夏裹收到了一位不知是哪里友人传来的书信,清丽的颜体小楷写在八行笺上。优雅的汉字,古意横流。

读着这清雅善美的信笺,夏裹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漠城那座茶意禅院。毫无疑问,这是阿娘那位发小送来的信函。

有时,她寄来的信中,会夹着几片银杏叶,如碧绿的小扇子;或是夹几片嫣红的桃花,一两朵蜡梅,似还有暗香盈袖。

在昏黄的灯下,打开清芬暗盈的信笺,伴着幽幽花香和墨香读信,想着她写信时的心情,对于夏裹来说,也真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这让夏裹不由地想起那本《会真记》中,莺莺给张生写信,素雅的信笺中附着一枚玉环,暗示她玉石一般坚贞不渝的情意。

可以想象,她在花窗前的烛光下,伸出纤纤素手给他写信,娴静从容。一字一句,皆是相思。

这一日,夏裹收到了一封精致的信函。

翻开那有些泛黄的信笺,夏裹看见那上面写着几行小诗:“心里装着她,老去,老去又能怎样。”

静夜里,心中默诵着,思之,令人落泪。写信的人远去了,隔着碧海,隔着云天,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