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裹交给陈二的任务,就是制造淡水。
其实,在海上遇难的的人,不仅要令自己漂浮在海面,同时还要与饥饿、寒冷、干渴、恐惧等等作斗争。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酷暑和干渴往往使人最难以忍耐。
尽管四周全是水,但却要望洋兴叹——不得饮用,淡水便成了重要的问题。
其实,就是航行正常的船队,储存淡水是必要的。制造淡水也同样重要。
据相关统计,海上遭难者中,喝海水死亡率要比没喝水的还要高出10倍。为避免痛饮海水而造成的灾难,所以夏裹一再强调: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任何时候都不能喝海水。
海水苦涩难咽。一般情况下,人都是不愿喝的。但是,在极端干渴时,就会有人忍受不住,将海水强咽下去。
这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因为海水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海水中盐浓度高达人体的4倍,每喝100毫升海水,人体为排其盐需150毫升水,实为得不偿失。
换句话说,喝海水非但不解渴,反而“雪上加霜”,增加脱水和口渴。
海水有损于人的机体。它增加了泌尿系统不可耐受的负荷,出现消化道症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
有一艘船在近海失事翻沉,幸存的船长曾回忆起两名船员不听忠告,图一时痛快,喝海水而加速死亡的情景:
喝海水后腹泻不止,以致昏迷不醒,连手指也不能动弹;第二天,海面平静如镜,可是中午时分,两个多次喝海水的水手突然象醉汉似举止反常,出现幻觉,`说胡话,甚至连自己在海上还是在陆上也茫然不知。
第三天早上,一个水手死去。再过一会儿,后另一人也相继呜呼而死。
当然,还有雨露水。它是海上唯一的天然淡水源,也是大自然超级蒸馏法“淡化器”的产物。
可是,那雨露水也并非垂手可得。
曾有人在海上漂浮的所有日子里,能搜集到雨水的仅为第23昼夜。还有两个在海上漂浮的人,在两个半月内,几乎没有遇到一场透雨。
至于
晨露的搜集,那更是不可靠了。它需要海上长时间的平静。否则,狂风恶浪扑到结露水的帆上,获得的露水仍是咸的。
另外,还有许多人提倡挤鱼汁解渴。但是,捕鱼要有工具和技巧,而且某些鱼类食后会造成中毒。据统计,有毒鱼类近50种,这需要人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用鱼汁解渴的方法,老早就被夏裹抛弃了。因为它事实上也难以办到。
鱼汁含于鱼的肌纤维中,很不容易提取,用咀嚼和吸吮将无济于事。除非用机械方法挤出。而这个时空,连蒸汽机还是刚刚研发出来。
无论何时,淡水都是要节省饮用的。若有雨水,先喝雨水,淡水要保留在迫不得已时启用。
为了维护在机体中水分的贮备,要想方设法减少出汗和蒸发。在白昼炎热时间里,将体力活减少到最低限度,除非必要,所有的人都不要在甲板上。
尤其是在热带海域,更不要忘记热射病的危险。面部皮肤暴露部位,必要时涂抹保护油膏,遮帽沿等。
当然,太阳能蒸馏器是广阔热带海域中最为可靠的海水制淡器。它的结构很简单,外观是个直径约75厘米的塑料气球,里面有张开的黑布,海术受照射蒸发,凝集在气球内壁上,然后搜集起来。
几小时能就能获得淡水0。5升,一天约1升。
不过,这种物理方法制取的淡水,在寒带或乌云密布之时就要一筹莫展了。不过,夏裹指挥的船队决不会去北极,更不会去南极。所以,船队处于寒带的可能性极低。
至于乌云密布,人人都要高兴万分。因为这预示的透雨要来临。船上的人们,终于有机会洗洗澡了。
这种名为太阳能蒸馏器,夏裹在每艘船上都安装了几个。陈二的任务就是每天轮流着到这蒸馏器下取水。
没有经历过海上风浪的人,是永远无法体验那种船只颠簸的感爱。像陈二这种有了亲身经历以后, 那种感受更是镌刻在心坎上,永不磨灭。
这会儿,船的四周都是烟波浩渺的大海,让人感觉到船像一片柳叶在飘匆,又像一根离弦的
箭,飞也般的前驶着。
从船舱的窗户往外看去,有一艘同类型的船正在并排而行,船头高高地翘起,船尾压上来的水花比船头还高,令人不由地感慨道:好美丽的海上动景啊!
猛地,就有人忽然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