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四十八章 思乡。
每走一处,观一方水土,便生出这样的感觉:语言无法做到描绘风景和感受的极致。但夏裹还是努力把观察到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叙述出来。
因为景致就待在它自己的时空里等人去品,品过的人都说说自己的感受,才有望将那景致描绘完整。也算是一种贡献吧。
此刻,夏裹带领船队驻扎的地方一块大陆的边沿处,到处都是热浪滚滚,一片热带的景象。
挺拔的棕榈、椰子,高大的芒果、栎树,整个像是在树林的包围之中。站在高处,眼前便是茫茫的大海。
街道两旁除芒果、椰子外,还有各种花草伴着鸟语,飘着淡淡的清香。夏裹带领船队在这儿驻扎了很长一段时间。善于做买卖的大夏人,很快就建立一条专门出售大夏物产的大街。
不久,这条大街就行人络绎不绝,长者长袖衣衫。妇女们有的穿着衣裙,但多半露着臂膀,胸前扎一块宽大的布,背上的孩子眨着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修长丰满的黑人女孩三五成群,一路说笑。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安祥。
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正值旱季,天灰蒙蒙的,久旱的田野一片枯黄。不过,沿海的田野仍然是动物的乐园,成千上万只编织鸟沿海沟编织着它们的窝。
它们刚从无水的地方飞来,新筑的窝还透着绿色,斑鸠、海鸥、海燕以及不知名的水鸟相互追逐着,或踱着方步,只有白鹭跟在成群的牛羊后面,啄食着跑出来的肥胖的虫蛹。
海堤的红树林里,有时还有松鼠、猴子出来觅食。在海边,还可以见到一二米长的蜥蜴、鳄鱼;满地横行的蟹,再多不过的是鱼。
如果走在丛林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热带森林的气息,还可以欣赏到形态各异的天然盆景,不得不慨叹天然造化的神奇力量。
下午,走在海边,落日挂在椰林的树梢上,映红了大海,就像一幅海上落日图。
在这儿,雨、旱季分明,11月份进入旱季,至来年5月结束,半年内降水量几乎为零。因此,路上积起了厚厚的尘土,两旁的树上落满了灰,远看像枯枝败叶,没有一点生气。
有的地方棕榈树掉光了叶子,像一根根电线杆,木棉树形
成了旱眠的习惯,田野里一片枯黄。
长期干旱,不仅农业生产无法进行,生活也成了大问题。河流干涸,除了池溏,地表是很难找到水的。
偌大一个村子,一口水井便是全村上千人用水的惟一来源。海边的渔民到村里汲水要跑10公里的路程。于是,形成了专门的运水为业的人群,水价高昂。
干旱给牧民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草原和水,他们不得不赶着牛羊四处奔波。
相对于旱季来说,雨季要舒服得多了,而且还可以欣赏到许多美景。雨季是从五、六月份开始的,有时四月也有零星的降雨。
在这里,不仅能见到瞬息万变的天气、如注的暴雨,地动山摇的雷鸣、恐怖的闪电,也可以见到无数的彩虹,太阳雨和如洗的碧空。
雨季的来临很有规律,先是淅淅沥沥,而且总是在晚上,渐渐地雨量增大,并由夜里转向白天。
刚开始进入雨季时并没有多少雷、电,到六七月份倾盆大雨便随闪电和地动山摇的雷鸣迅速而来。
天气也瞬息万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工夫便是暴雨如注,让人避之不及。
要看“东边日出西边雨”,这里是个理想的地方。太阳雨会随时出现,还有彩虹,很低很低,就像架在树梢上。
雨季的空气是再新鲜不过的了,没有一丝尘埃,恐怕这是任何地方都不能比的,云很快就被风吹散了,只有湛蓝的天,仿佛在大海深处,偶尔有几朵白云飘游其中,如同朵朵浪花。
走在雨后的天穹下,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
雨不仅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也带来了一片葱绿。
几场雨过后,大地一片翠绿,原来落满灰尘的树便被洗刷一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旱季一片枯败的景象已无踪影了,甚至电线杆一样光秃的棕榈树也长出了新芽,人也精神了许多。
有了水,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如果走在深山里,还可见到许多百米高垂直而下的细细的山泉和气势磅礴的飞瀑。
这片陆地很大,但农业生产技术很不发达,丰富的天然食品是当地人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里四季瓜果不断,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