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里宾特洛甫没得选择,德国人还没有掌握这一技术,只能听从美国人的安排,否则,他们的谈判毫无秘密可言,那有什么意义?
解决了通讯的问题,谈判才算正式开始,赫尔再次提出一个令他为难的问题。
“元首知道一切了对吗?”
要想让德国人亲自下场,在元首知道前景的情况下,美国要付出的可不仅仅是一些物资,当然,他们站到自己这一边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一个有着强大工业能力的国家,将是他们最可靠的后援保障,而德国人缺乏的恰恰也是这一点,德国人的军工过于追求质量,纳粹党许诺的美好前景,更是让他们迟迟无法进行全国总动员,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的对面,苏联人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最保守的估计,苏联红军已经扩充到了600万以上,而德国国防军有多少呢?
180个师。
按照一个装甲师1.7万人,普通的步兵师1.5万人来计算,总兵力不过300来万,新的后备师正在组建中,其中最需要的装甲力量受制于产能,新装备就连一线师都无法保证供给,这些情况,美国人了解得一清二楚,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帮助你们生产任何一种武器,双方甚至可以合作从设计到生产,加快效率,英国人也将参与进来,我们所有的国家共享资源,统筹生产,避免浪费,这是苏联和华夏人正在进行的合作模式,我们希望自由世界也能这么做,因为只有这么做,才有可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赫尔为了说服他,甚至不惜自曝其短。
“你们应该从广播里听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在中南太平洋被击败的消息,我要告诉你的是,实际情况比华夏人说得还要严重,我们甚至没有逃回来一个人,这就是现在的华夏,他们强大得异乎寻常,如果没有不惜一战的决心,我劝你打道回府,告诉你的元首,向大胡子屈膝下跪,舔他的屁眼吧。”
里宾特洛甫何等精明,又怎么会被这么简单的话术吓到。
“既然如此,德国人可以得到什么?”
赫尔感到一阵棘手,这个家伙不好忽悠啊。
“你们想要什么?”
“生存空间,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不应该被老牌殖民帝国所限制,我们元首相信,这也是美国的愿望,同意吗?”
赫尔知道戏肉来了,德国人一直不甘于雌伏,做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
廉价的原材料来源和有着消费能力的市场,这一点与美国还真是不谋而合,当前世界,英法等殖民大国依然占据着世界上绝大部分殖民地,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殖民地获得成本上的优势,再把工业口倾销出去,对市场的需求远没有那么紧迫,甚至于,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都比德美这样的国家强。
“原则上,我们支持德国的合理的利益取向,承认欧洲现实,并承诺在战后的势力划分上,充份考虑德国的要求。”
外交辞令,里宾特洛甫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一条可以写进条约里吗?”
德国人一定会要求把承诺写到纸上,这一点美国政府早就考虑到了,赫尔装模作样地为难了一下下,勉强答应下来。
“我会尽力向总统争取,问题不大。”
“这算我们达成的一个共识吧。”
“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两人只是达成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细节需要双方的谈判人员一点一点地扣,这是外交谈判的必然,两三句话决定国策,那是小说,而且还是玄幻小说。
德国人看得很清楚,美国人需要他们当排头兵去撞苏联墙,那就要看他们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了。
美国人则提醒德国人,苏联已经枕兵待旦,你们不动没关系,等着人家准备好了一波反推吧,我们不急,隔着一个大西洋呢。
在反共的问题上,双方的立场是一致的,合力先解决主要矛盾,双方的分歧可以留到战后再来谈,哪怕谈不拢又要打,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为了说服德国人,这个世界危在旦夕,美国人向他们展示了来自未来的科技。
内华达沙漠地区,美国人在这里建设了一个神秘的科研和生产基地,来自德国的科学家看到了他们做梦都想得到的技术,从喷气式发动机到核物理的武器化结晶。
“它的代号叫“瘦子”,三吨半重,内部装载了6公斤重的钚,如果全部参与链式反应,可望释放出相当于5万tnt当量的炸药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