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侧逐渐绕到东南方向时,刘毅闻到一股橡胶的酸味。
循着味道搜索了一下,在几米外的两处礁石的缝隙里,找到了三套橡胶潜水服,以及三个半潜推进器。
之前闻到的酸臭味,就是潜水服本身的味道,再加上人在长时间穿着后,憋在里面的汗味儿。
看到这些东西,刘毅心里有了数,水文站小楼里应该有三个人。
分别看了眼三个压缩空气瓶上的压力值,发现差不大,都消耗了三分之一左右。
又仔细的看了一下潜推进器动机的马力,以及半透明油料盒里的油料消耗情况。
默默记下后刚想继续向前,又迟疑了一下。随后稍稍拧松了其中一个空气罐的锁紧阀门……
高梅的潜行异常困难,小章岛北侧高点及周边范围是纯礁石地貌。
石质本身就酥脆易碎不说,期间还到处都是碎石,稍不留神就会发出声响。
少有的几丛枯草星星点点的分布着,还极为低矮,也根本起不到什么遮掩的作用。
刘毅那面都绕行了三分之一个小岛了,她这面才潜行了不到四十米。
而且前方的平缓处,就是刘毅标记出对方枪手的潜伏区域。
想要隐秘窥探高点的情况,就必须从侧面非常陡峭的地方绕行。
期间的风险和难度不言而喻。
高梅调整方向,极尽小心的谨慎潜行时,刘毅已经摸到了水文楼外围。
看着小楼前后左右光秃秃的空旷地带,牙疼似的好一阵挠头。
现在虽然知道了楼内应该有三个人,但是根本无从拿捏准三个人此刻的位置。
不知道位置,就无从得知每个人的视角。
不知道视角,就无从隐秘通过眼前毫无遮掩的平坦地带,继而潜入小楼内部。
几经权衡后,刘毅最终选中了小楼东南角的墙脊处作为突破点。
那里无遮掩的平坦地带只有两米多点儿,虽然处于东侧和南侧窗口的双重视角下,但小楼楼体挡住了月光。
小范围区域完全处于阴影中。
而且两侧的观测视角都是大角度,就算潜入间进入了对方的边缘视野。
只要动作够快够轻,就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非常容易被忽略掉。
其实刘毅也是在赌,赌对方潜水而来,携带的装备有限,三人中至多有一个人携带夜视装备。
如果高玥的判断是正确的话,三人中此刻应该有一人在入侵网络,两个人负责监视周边环境。
而两个人想同时监控四个方向,这一点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最合理的方式是,一个人固定监控哨所方向,另一个人游动巡逻。
悄然转移到选好的潜入位置,刘毅爬伏在一块稍稍凸起于地面的多孔石后面。
闭目调息,将所有的精力全都汇聚在双耳。
仔细的分辨着小楼内的声响,等待判断中的脚步临近。
水文站小楼是一栋很小的二层结构,不但占地面积小,每层层高也远低于普通楼房。
如此小的建筑,如果有来回巡逻的,多说也就七八分钟就能溜达一圈儿。
可刘毅一直等了十多分钟,依然没有听到任何响动。
这说明刘毅的判断很可能出现了失误。
如果换个环境,刘毅可以考虑制造一些响动,来吸引楼内人的注意力。
可眼下身处于海岛之上,整座岛上不管是猫狗还是老鼠,几乎没有任何动物的存在。
此时又是夜间,海鸟也找不到一只。
这种环境下闹出异响不单突兀,而且吸引了里面人的注意后,根本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所以,除非想动手干掉里面的人,不然就等同于暴露自己。
第二个办法,就是走地下可能存在的通道。
小楼里确实有地下管路,一面是通往海中,连接着各种数据采集终端。
管路虽然直径的粗细够了,但为了防止海洋生物的入侵,管路中只栅栏就每两米一道。更不要说中间还有其它的隔离手段了。
另外有两条管路,以前住人的时候排生活废水和排泄物。
一条管径三十五,一条七十五,根本就不是人能钻进去的。
无奈又摸不准情况的刘毅,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咬着嘴唇琢磨了一秒后,开始缓缓后退。
打算在外围兜一圈,一方面观察楼内的动静,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