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于维汉传 > §1-2 军人指挥的“卫生”之战

§1-2 军人指挥的“卫生”之战

于**接受深入病区防治克山病的战斗任务,是在195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他正在哈医大附属医院内科自己的办公室整理病历。

季钟朴校长的一个电话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你知道克山病吗?”

“在满洲医大上学时听日本老师讲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肌病。”

“克山病正在北安、德都,还有克山大暴发,死人很多。情况相当严重!”

“我们能做什么?”

“省委王一伦书记来了电话,让我们哈医大派一个医疗队,先抢救,同时搞调查。校党委决定,你当队长,尽快出发,到北安向于天放副省长报到。”

“对研究克山病,我早就有兴趣。这对我是个机会!”

“好,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我抓紧准备,明天出发!”

这时,于**双脚并拢,挺直身板,立正,像军人一样向季校长敬了个礼。然后转身就走了,边走边脱下身上的白服。

于**本来就是个军人。1945年他从满洲医大毕业后,在大连铁路医院当医生,同时在大连医学院读研究生。1948年春天,他突然从同事的眼中消逝了。原来,他绕过战火纷飞的辽沈战场,到哈尔滨当兵了,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哈尔滨卫戍医院的医生。当时卫戍区政治部还在松花江畔的江上俱乐部为他举办了欢迎会,他可能是这个部队第一个投笔从戎的大学生。

当军医虽然不直接参加战斗,但于**直接感受了军人对战斗的渴望。他记得,有一位在解放战争中负伤的班长,当于**为他输第三次血时,他拒绝了:“不打倒蒋介石,不解放全中国,我是不会死的;要死也要死在前线上!”他还记得,不少伤病员在病危时,还喃喃自语的要上前线。另外一些人,刚好一点就一再要求快批准他们出院重返前线。

这位曾经的军人、这个抢救过许多从战场上下来受伤的战士、又让他们重返战场的军医,现在也要上战场了。于是出现我在上一章写到的那一幕:于**率领哈医大医疗队顶风冒雪赶赴北安。

在北安,那个当时的黑龙江省省会,于天放副省长是如何向于**下达命令的,我没有找到相关的材料,只是在中华医学会下发的《中华名医》问卷咨询表的“您从医生涯中令您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栏目中,看到了于先生写的一句话:“于天放省长要我从事克山病防治和研究(1953),这就是我的‘克山病生涯’的开始。”

现在的年轻人并不知道,当年于天放可是声名远扬的人物,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真正的***员!他1908年出生在呼兰县白奎堡,也算是大作家萧红的老乡。1925年上海暴发“五卅”运动,正在齐齐哈尔甲等工业学校读书的于天放曾和当地进步学生组织过声势浩大的反帝大游行。1926年秋天,他以黑龙江省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平清华大学经济系。1931年经北平市委代理书记张甲洲介绍加入中国***并担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他和张甲洲等五名东北籍学生走上了“打回老家去”的悲壮路程。1932年5月16日,他们在巴彦县七马架子成立了打响中共武装抗日第一枪的“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江北独立师”。1933年,他还被党组织派遣到齐齐哈尔担任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地下工作。1937年,于天放在李兆麟将军领导的抗日联军十一军一师担任政治部主任和随军学校教育长。

1944年12月19日,于天放从小兴安岭的密营来到宋万金屯收集情报,因坏人告密,被日寇逮捕,被关压在北安的秘密监狱。他受尽酷刑,宁死也不交待抗日联军的秘密。1945年7月11日深夜,他和抗联战士赵忠良一起打死日本看守,越过铁窗和三道铁门,逃出北安监狱,并留诗于监内:

中日世仇不共天,

十载抗战破万难。

行动失慎遭逮捕,

中国男儿入牢监。

威迫利诱逼降策,

救亡信念铁石坚。

囹圄铁窗寒冬度,

草木葱茏虎归山。

此事引起“***”一片紧张,当时的报纸惊呼:“于天放逃跑,***失去一大半!”日寇出百万悬赏,还逼迫数十万老百姓“拉大网”式的搜捕。但在许多当地老乡的帮助下,终于脱险,他们给他送吃的,把

他藏在最隐密的地方。8月15日遍体伤病的他跑到了讷河县,只见满城欢庆,这时他才知道日本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