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 第17章

第17章

各韵中,收入鎡诗尚多。评其格律,大都清新独造,於萧散之中时见隽永之趣。以视嘈杂者流,可谓翛然自远。诗固有不似其人者,鎡之谓欤!鎡又工长短句,有《玉照堂词》。

选本多见采录,而原本亦久散佚。谨裒集编次,以类相从,釐为诗九卷、词一卷,用存其略。《永乐**》所载,多题曰《湖南集》。以诸书参考,知为传写之误,今亦并从改正焉。

△《南涧甲乙稿》二十二卷(永乐**本)

宋韩元吉撰。元吉有《桐阴旧话》,已著录。案陈振孙《书录解题》称为门下侍郎韩维玄孙。《江西通志》则以为韩维之子。考《宋史》维本传,称卒於元符元年。而集中《南剑道中》诗注,称其生於戊戌,至甲子年二十七。戊戌为徽宗重和元年,上距元符元年戊寅凡二十年,安得为维之子?集中又有高祖宫师文编序,称绍圣中公谪均州。又称建中**以来,追复原官。与维事迹,一一相符。

知《江西通志》为误,当以陈氏为是矣。陈氏又称其初与从兄元龙皆试词科不利,后官至吏部尚书,而不详其事迹。今据其《赴信幕》诗,知初为幕僚。据其《送连必达序》,知尝为南剑州主簿。据其《凌风亭题名》,知尝知建安县。据其谢表状劄,知在外尝为江东转运判官,两知婺州,又知建宁府。在内尝权中书舍人,守大理寺少卿,为龙图阁学士,为待制,为吏部侍郎。中间一使金国,两提举太平兴国宫。及为吏部尚书,又晋封颍川郡公。而归老於南涧,因自号南涧翁,并以名集。南涧者,一在建安城南,为郑氏别业。见本集诗序。一在广信溪南。见《书录解题》。详其《南涧新居成建醮青词》,似乎非建安之南涧,当以广信为是也。元吉本文献世家,据其跋尹焞手迹,自称门人,则距程子仅再传。又与朱子最善,尝举以自代,其状今载集中。故其学问渊源,颇为醇正。其他以诗文倡和者,如叶梦得、张浚、曾几、曾丰、陈岩肖、龚颐正、章甫、陈亮、陆游、赵蕃诸人,皆当代胜流。故文章矩矱,亦具有师承。其婿吕祖谦,为世名儒。其子名淲字仲止者,亦清苦自持,以诗名於宋季,盖有由矣。《朱子语类》云:“无咎诗做著者侭和平,有中原之旧,无南方啁哳之音。”诚定评也。集本七十卷,又自编其词为《焦尾集》一卷。《文献通考》并著录。岁久散佚。今从《永乐**》所载,总裒为诗七卷、词一卷、文十四卷。统观全集,诗体文格,均有欧、苏之遗,不在南宋诸人下。而湮没不传,殆不可解。然沉晦数百年,忽出於世,炳然发翰墨之光。岂非精神光采,终有不可磨灭者。故灵物捴诃,得以复显於今欤!

△《自鸣集》六卷(永乐**本)

宋章甫撰。考宋有二章甫。一字端叔,浦城人。熙宁三年进士。官至都官郎中。著有《孟子解义》十四卷。杨时为作墓志,其文今载《龟山集》中。一字冠之,鄱阳人,徙居真州,自号易足居士。即撰此集者也。甫行事不概见。惟张端义《贵耳集》有云:“张冠之名甫,有文集十卷。少从于湖交游,(案于湖乃张孝祥之别号。)豪放飘荡,不受拘羁。淳熙间,淮有三士,舒之张用晦,和之张进卿,真之张冠之也。”据其所述,可略见其为人。其以章为张,盖刊本字讹耳。

又陆游《入蜀记》称乾道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故址,则甫盖举秀才矣。其集不见於《宋史艺文志》。《文渊阁书目》虽有其名,而传本久绝。其得见於世者,惟《名贤小集拾遗》所载《湖上吟》一首、《诗家鼎脔》所载《寄荆南故人》一首而已。今检《永乐**》,所收《自鸣集》诗句颇多。其格律虽稍近江湖一派,而骨力苍秀,亦具有研锻之功;观其《别陆游》诗有“人生相知贵知心,道同何必问升沈”之句;《谢韩元吉寄茶》诗有“别公宛陵今五春,渴心何啻生埃尘”之句;《次韵吕祖谦见寄》诗有“山林**都茫茫,忆君著书看屋梁”之句。是其所与酬赠者,皆一时俊杰之士。故耳擩目染,尚能脱化町畦,自成杼轴,颇为不坠雅音。谨裒次釐订,析为六卷。

至《杂说》三篇,以禅家机锋论道德仁义之旨,援儒入墨,是殆不得志於时者之肆志放言。然其害理已甚,今故附其说於集末,而特加纠正,以著其失焉。

△《客亭类稿》十五卷(永乐**本)

宋杨冠卿撰。冠卿字梦锡,江陵人。《宋史》不为立传。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此集,而亦不详冠卿之始末,故事迹无可考见。今以集中诗文参互考之。刘季岑《手帖》云:“绍兴初假守南徐,杨君季洪为理掾,后三十年,见其子梦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